賣家(醫生、醫院)和買家(病人)在“做買賣”時雙方都根本不知道具體價格是多少;隻有成交後才知道,而付賬的

本帖於 2017-09-22 13:59:32 時間, 由普通用戶 虎嗅薔薇 編輯

是根本不在場的第三方。這種製度最容易引起亂用,過度使用,和高價。市場無法根據供需來調節價格,但賣家單方能擴張市場增加需求量。

醫療服務本質特殊,買方在急需時既無專業知識也在病痛和懼怕情形下無法真正了解自己需要的醫療手段是什麽。美國醫生最怕被訴訟,心髒病又是第一殺手,所以病人一旦出現在ER說是胸口悶疼,心電圖又不正常,醫生自然各種各樣的檢查都用上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