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器官移植:「灰色」原罪下的砥礪前行
長生不老是人類永恒的夢想,而器官移植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這一點。它使得以往不可逆轉的終末期疾病(如肝衰竭,腎衰竭)患者的治療成為可能,並確實延長了患者的有效生存期。
中國器官移植長久以來一直給人一種「諱莫如深」的感覺,直到今天,我們終於得到了來自 WHO (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今天上午,WHO 在北京舉行記者會,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施賀德讚揚:
我對中國的移植改革非常讚賞,認可改革成績,2015 年 1 月,中國生效的條例與 WHO 對器官移植的指導原則非常相符。
從被定下「原罪」,到獲得世界的認同,道路不易。
丁香園(微信號:dingxiangwang)今天就帶大家穿過幾十年,嚐試分析這個領域從過去到現在的「罪」與「罰」,「過」與「功」。
什麽是器官移植?
簡單來說,器官移植,就是將人體一個器官整體或局部,用手術方式從一個個體轉移到另一個個體的過程。更通俗的說,患者通過切除體內病變失去功能的器官,裝上一個新的器官,從而起到徹底治療的作用。
僅從這一點,就可以說器官移植是近代外科學領域最偉大的創新。
目前應用與推廣最廣泛的的器官移植分別為腎髒移植和肝髒移植。
1954 年美國外科醫生 Murray 成功實現全球第一例腎移植,1963 年,美國外科醫生 Starzl 實施第一例肝移植手術。
然後,這項技術迅速開展,並推廣至全球。目前,全球通過移植手術,已經拯救了成千上萬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
1990 年 Murray 憑借在腎髒移植領域的成就獲得諾貝爾醫學獎。Starzl 也憑借其在肝移植領域的貢獻獲得 2012 拉斯克獎(被稱為「美國的諾貝爾獎」,旨在獎勵有重大醫學科學貢獻的在世醫學研究者)。
可見,這項技術也得到了科學界的廣泛認可。
現代移植之父 Murray (圖左)
肝移植之父 Starzl (圖右)
我國器官移植的發展和原罪
中國器官移植發展的「原罪」指的是器官來源的問題。
從上個世紀 60 年代開始,在夏穗生、吳階平等中國外科前輩的帶領下,分別完成了國內首例親屬活體腎移植、肝移植、心髒移植和肺移植。器官移植發展具有一定的規模。
到了 90 年代,在肝移植的第二次浪潮推動下,我國肝移植技術又有了廣泛的提高,心髒移植和肺移植也獲得長期存活。
進入 21 世紀各種器官移植都獲得全麵發展。目前每年各類移植手術已經達到 13,500 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移植國家,並很有可能在 5 年內超過美國。
但與此同時,高速發展的手術量之後,是器官短缺和立法不足導致的捐獻比率過低。使得長期以來我國移植器官來源於死囚的比率超過 90%,截止 2009 年底,仍有超過 65% 的供體器官來源於死刑。
這一做法飽受國際社會批評和爭議,這也使得中國移植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成了中國器官移植發展的「原罪」。但是,這種局麵通過中國器官移植界人士的努力下,得到了長足的改進。
「浴火重生」的中國移植
為了擺脫中國器官移植的汙名化,我們默默的做了很多。
時任衛生部副部長的黃潔夫大力推動廢除死刑犯器官應用和 DCD 器官捐獻,從 2007 年開始建立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係統(COTRS),通過利用技術準入,在 3 個月內把能做器官移植的醫院從全國 600 多家減少到 163 家。
同時製定中國器官捐獻「三類死亡標準」,紅十字會作為第三方參與。建設器官捐獻和移植係統下的 5 個體係,遵循人道主義救助原則,使得器官捐獻是公開透明無償的。
COTRS(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係統)保證器官分配的公正,OPO(器官獲取組織)確保移植器官質量,器官移植登記體係保障病人安全,監管機製監督條例貫徹執行。
在廣泛的國際合作中,中國得到世界的幫助,建設起符合中國文化背景、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指導原則的中國體係。「中國模式」為相同文化背景的國家提供了模版,世界衛生組織稱讚這是「中國的創新」。
到 2015 年,中國政府宣布,已經徹底停止死囚器官的使用,公民捐獻成為唯一合法來源。
但即使中國在器官移植上做出了努力,仍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遭到抵製和屈辱的對待。
被抵製和被侮辱的十年
2005 年,中國在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衛生高層會議上首次承認中國的器官來源於死囚。盡管這是一種勇氣和坦誠的表現,但仍使中國移植領域就收到了來自國際學術領域的抵製。
抵製的最高峰出現在 2011 年,以色列拉維教授發布文章,號召全世界抵製來自中國的移植研究成果(包括且不限於學術會議、出版物期刊、科研合作項目等),這篇文章發表在全球頂級期刊 Lancet 上,並引起軒然大波。
號召抵製中國肝移植研究的文章
一名醫學倫理學的教授提到:
在很長一段時間,國際器官移植的一些組織默認,不讓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器官移植組織擔任重要職務,不讓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器官移植會議上做重要發言,不讓中國科學家在國際科學雜誌期刊上發表論文。
這些「偏見」沒有明文規定,但都是「潛規則」。
此外,還有大量文章要求抵製所有中國的移植研究,其中最有名的「專業黑」還是這位拉維教授,基本所有投訴要求抵製中國論文的來信,都離不開他的名字。而且他的背後,也隱隱有著某些組織和活動人士的身影。
最近的一次是 2016 年,他們要求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雜誌撤稿一篇來自澳門和澳大利亞的文章,隻因為這篇論文稱讚中國政府在禁止使用死囚犯器官方麵所做的努力,稱其誤導讀者。
在剛剛結束的梵蒂岡教皇科學院「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峰會」上,他也以其一貫的態度,質疑否定中國移植的進步。在最終的討論總結中,中國代表的提案得到了所有 75 名代表中 74 名的同意,隻有他投了反對票。
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改變這位拉維教授的觀點,我們能做的,隻是讓自己的行為更加專業,更加規範。
WHO 對中國移植改革的讚賞
透明、公平、合法、符合倫理的分配,是全世界難題。這個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今天上午,在北京舉行的,WHO 中國器官移植捐獻誌願登記宣傳媒體見麵會上,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施賀德這樣說到:
中國非常有創意地利用手機 app 與支付工具合作,建立登記係統,感謝「施予受」網站和支付寶。
我自己通過網上做了登記,目前已經有 16 萬人完成了在線認證登記。
施予受官方網站
人們可以在該平台預登記捐獻器官
截止 2017 年 3 月 6 日,通過書麵登記和網絡途徑器官誌願捐獻人數已達 219365 人,這一數字還在繼續增加中。
後記
我們不敢說中國移植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一直在努力。
因為中國現在還有 30 萬名患者在等候器官,期待移植手術能給予他們新生。而救治這些患者,就是所有中國移植人最大的目標與期盼。
僅以此文,獻給剛剛去世的「肝移植之父」Thomas Starzl;
獻給所有仍在路上的中國移植人;
更獻給所有那些捐獻自己器官,用自己的一部分讓他人生命延續的所有中國器官捐獻者!
如果您也是外科專業人士,且希望在丁香園微信平台上表達您的意見,歡迎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丁冬,加入我們新建的官方原創外科作者群。
為了保證作者群的質量,在添加「丁冬」為好友時,請務必備注你的「醫院+科室+職稱+姓名」。
感謝丁香園北京參會人員王維提供 WHO 會議資料
責任編輯:貓羯座、shamouer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文獻:
[1] 公民身後器官捐獻理論和實踐 黃潔夫 何曉順 焦興元
[2] 中國器官移植捐獻誌願登記宣傳媒體見麵會 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
[3] Time for a boycott of Chinese science and medicine pertaining to organ transplantation. Lanc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