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述
1. 病情梗概
女病人,42歲。既往病史:甲狀腺功能低下。
一、2016年5月至9月,陸續出現脾大、血細胞減少、發熱、NK細胞活性減低、sCD25增高、轉氨酶增高等症狀,被確診為嗜血細胞綜合征,隨即啟動化療。
二、在采取化療方案控製病情的同時查找病因,未檢出eb病毒感染,做脾門周圍淋巴結活檢手術進行病理診斷,未發現癌變,結論為“(脾門周圍)淋巴結呈複舊性改變”,持續進行四次化療,病情平穩。
三、第四次化療後,停用激素即出現發燒,原因不明,恢複激素劑量後,體溫恢複正常,醫生決定停止化療、建議切除脾髒。
我們希望得到醫學專家的幫助,了解具體病因,對症下藥! 我的微信賬號是 AXWeChat。
-------------------------------------
2. 以下是詳細病情介紹:
一、2016年5月至9月,陸續出現脾大、血細胞減少、發熱、NK細胞活性減低、sCD25增高、轉氨酶增高等症狀,被確診為嗜血細胞綜合征,隨即啟動化療。
具體情況如下。
2016年5月4日體檢發現脾大,血小板低至70。5月9日腹部增強CT顯示:脾髒大小約13.5×7.2×17.0cm,密度未見異常,未見異常強化;脾門區見幾個增大淋巴結,大者短徑約1.0cm,增強掃描可見強化。5月20日行骨穿,骨髓圖文報告顯示:骨髓增生活躍,血小板少;骨髓活檢病理診斷:考慮骨髓增生性改變;骨髓染色體檢查報告顯示:46,XX,t(9;14)(p13;q23),add(22)(q13)[3]/46,XX[17]。
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逐漸出現血三係降低和低燒情況。6月13日診斷為結締組織病,給藥每日20mg醋酸潑尼鬆片、0.4g硫酸羥氯喹片(紛樂),用藥後體溫恢複正常。二周後複查,血三係均提升,其中血小板恢複正常值,血紅蛋白和白細胞接近正常,免疫抗體全部為陰性,醫院即否定免疫係統病,即減量用藥至停藥。所有檢查項目中僅發現TB細胞亞群指標較差,呈現出免疫力極低狀態。醫院免疫科建議轉感染科診斷。七月初,停激素藥後,偶爾發現低熱。
8月25日發熱約38度左右,白細胞2.78,血紅蛋白79.0,血小板61.0,紅細胞3.13,淋巴細胞絕對值0.71,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70。此後開始至9月初高熱不退,最高達39.4。9月4日主要血液指標異常項:白細胞2.54,血紅蛋白64,血小板51,紅細胞2.55,淋巴細胞絕對值0.59,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57,C-反應蛋白114。
9月2日血液檢查結果:NK細胞活性13.28%,正常範圍大於等於15.11%。sCD25(pg/ml)結果為36648.4,正常參考範圍小於6400。9月5日主要血液指標異常項:白細胞2.82,血紅蛋白59,血小板47,紅細胞2.32,淋巴細胞絕對值1.09,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58,C-反應蛋白120;主要生化指標:穀丙轉氨酶109,穀草轉氨酶80.2,乳酸脫氫酶644。
9月5日PET/CT診斷示:脾髒增大16.2×9.0×25.7cm,FDG攝取明顯增高,SUVmax:6.0,脾門及肝門區可見多發腫大淋巴結,可見FDG攝取,SUVmax:2.5-4.1,較大者約2.0×1.4cm,檢查意見:1.脾大並代謝增高,原因待查,不除外淋巴瘤可能,建議組織病理學檢查;2.右側腎上腺腺瘤;3.肝囊腫。
9月6日住院治療(兩天後首次化療,DEP方案),體溫39.3℃,醫院9月18日《出院記錄》:
入院診斷:主要診斷:發熱待查;
其他診斷:嗜血細胞綜合症?肺部感染,甲狀腺功能減低,反流性食管炎,肝功能損傷,貧血,白細胞減低。
診療經過:入院後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血常規+血型:WBC1.60*109/L,GR0.95*109/L,RBC2.06*1012/L, HGB54*g/L, PLT44*109/L, 生化P2+P3:葡萄糖(GLU)7.71*mmol/L, 肌酐(Cr)50.1umol/L,鈣(Ca)2.00*mmol/L,白蛋白(ALB)29.1*g/L,總膽紅素(T-BIL)19.87*umol/L,直接膽紅素(D-BIL)10.76*umol/L,穀丙轉氨酶(ALT)122*U/L,鈉(Na)133.8*mmol/L,穀草轉氨酶(AST)99.3*U/L,DIC初篩1(本部):(PT(s))15.80*s,(PT(A))51.90*%,(INR)1.37*,抗凝血嗨III(AT-III)65.9*%,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12.30*mg/L,D二聚體(D-Dimer)4.20*mg/L。患者血紅蛋白低於正常,間斷給予紅細胞輸注糾正貧血,給予伏立康唑抗感染治療。2016-09-08起給予DEP方案化療,給予甲強龍500mgq12hdl-3靜點對症,給予立辛40mgdl,依托泊苷150mgdl靜點。患者轉氨酶高給予保肝降酶、抑酸、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後患者體溫降至正常,轉氨酶逐較前逐漸下降。患者外院行PETCT示:脾門及肝門區多發腫大淋巴結並代謝增高,原因待查不除外淋巴瘤可能。請外科會診:患者目前一般狀況可,可行腹腔鏡下脾門(肝門)淋巴結活檢術。患者目前美卓樂已減量至8mg q12h,患者一般狀況可,無發熱,乏力較前明顯減輕,瑞白200ugq12h皮下注射,血細胞分析:白細M(WBC)7.80*109/L,紅細胞(RBC)3.23*1012/L,血小板(PLT)131*109/L,轉氨酶降至正常。請示上級醫師今日準予出院,進一步行腔鏡下淋巴結活檢術。
出院診斷:主要診斷:噬血細胞綜合征
其他診斷:肺部感染,甲狀腺功能減低,反流性食管炎,肝功能損傷,貧血.白細胞減低。
二、在采取化療方案控製病情的同時查找病因,未檢出eb病毒感染,做脾門周圍淋巴結活檢手術進行病理診斷,未發現癌變,結論為“(脾門周圍)淋巴結呈複舊性改變”,持續進行四次化療,病情平穩。
具體情況如下。
9月21日全麻下行腹腔鏡淋巴結活檢術,取脾門周圍淋巴結(肝動脈旁第8組淋巴結、12p淋巴結、脾門淋巴結?)。9月28日病理科會診意見:
鏡下所見:(脾門周圍)淋巴結構基本正常,被膜不厚,淋巴結內可見分布正常的淋巴濾泡及淋巴竇,未見生發中心,濾泡間區擴大,見小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及少量漿細胞。
免疫組化:CD20濾泡+,CD3濾泡間區+,CD21FDC網+,KI67+10%,CD10-,BCL6-,LMO2-,HGAL-,BCL2+,PD1-,CXCL-13-。
病理診斷:(脾門周圍)淋巴結呈複舊性改變。
9月22日至10月1日再次住院進行第二次化療(DEP方案),《出院記錄》記載:
診療經過:患者入院後完善相關輔助檢查:生化P2十P3(新):葡萄糖(GLU)10.99*mmol/L,肌酐(Cr)51.6*umol/L,尿素氮(URea)4.87*mmol/L,總膽紅素(T-BIL)11.83*umol/L,鉀(K)3.82*mmol/L,穀丙轉氨酶(ALT)33*U/L,血常規+血型(含RH病房):白細胞(WBC)3.70*109/L,淋巴細胞絕對值(LY)0.31*109/L,單核細胞絕對值(MO)0.09*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GR)3.25*109/L,紅細胞(RBC)4.07*1012/L,血紅蛋白(HGB)114*g/L,紅細胞壓積(HCT)37.6*%,血小板(PLT)90*109/L,血型()B型Rh陽性*,DIC初篩1(本部):凝血酶原時間(PT(s))11.50*s,凝血酶原時間活動度(PT(A))99.70*%,國際標準化比值(INR)0.9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24.50*s,抗凝血酶III(AT-III)109.9*%,纖維蛋白原(Fbg)1.76*g/L,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5.80*mg/L,D二聚體(D-Dimer)1.80*mg/L.予自備伏立康唑治療肺部真菌感染。2016-09-28起給予DEP方案化療,給予甲強龍40mgq12hd1-3靜點對症,給予立幸40mgd1,依托泊苷150mgd1靜點。患者轉氨酶高給予保肝降酶、抑酸、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後患者體溫降至正常.轉氨酶逐較前逐漸下降。患者外院行腹腔淋巴結活檢,本院病理會診見慢性淋巴結炎。請示上級醫師今日準予出院。
出院帶藥:洛賽克MUPS腸溶片 10mg 口服 每日兩次。希刻勞膠囊 250mg 口服 每日三次。2016-09-30,瑞白注射液 100ug/支,300,ih,每日一次。洛賽克MUPS腸溶片 10mg*7片/盒,10,po口服,每日兩次。美卓樂片 10月1日、2日 每次5片 每日兩次,10月3日、4日、5日 每次4片 每日兩次,10月6日、7日、8日 每次2片 每日兩次。
10月8日至18日住院進行第三次化療,DEP方案,《出院記錄》記載:
診療經過:患者入院後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血常規:淋巴細胞百分比(LY%)5.2*%,中性粒細胞百分比(GR%)87.7%,紅細胞(RBC)4.29*1012/L,血紅蛋白(HGB)121*g/L,紅細胞壓枳(HCT)38.8%。生化C21(新)(本部):總蛋白(TP)52.6*g/L,白蛋白(ALB)39.5*g/L。血液細胞學檢查:中性分葉核粒細胞(NS)83*%,淋巴細胞(LY)5*%,單核細胞(M0)2*%。DI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20.60*s,抗凝血酶III(AT-III)138.9*%,纖維蛋白原(Fbg)1.21*g/L。肺平掃+高分辨CT:與2016-9-7胸部CT比較,原右下葉條索己消失,其餘所見無明顯變化。繼續予伏立康唑治療肺部真菌感染。眼科會診診斷雙眼開角型青光眼,予阿法根滴眼液滴眼處理。2016-10-12開始予DEP方案化療,具體劑量為甲強光40mgq12hd1-3靜點(每3天減號),立幸40mgd1,依托泊苷100mgd1。同時予保肝降酶、抑酸、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目前患者病情平穩,請示上級醫師今日準予出院。
出院帶藥:洛塞克MUPS腸溶片10mg 口服每日兩次。美卓樂片(10月18、19、20每次4片,每日2次;10月21、22、23每次2片,每日2次;10月24、25、26早2片,晚1片‘10月27、28、29早1片,晚1片;以後每3天減半片。)口泰含漱液10ml,含漱,每日三次。貝複舒滴眼液滴雙眼用,每日一次。阿法根滴眼液滴雙眼用,每日一次。優甲樂片2片,口服,每日一次。蓋三淳軟膠囊1粒,口服,每日一次。
10月24日至31日住院進行第四次化療,改為E-CHOP方案,《出院記錄》記載:
診療經過:患者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血常規+血型:WBC7.40×109/L, GR%85.2%, HGB125g/L,PLT101×109/L,血型B型Rh陽性。生化P2+P3:ALT47U/L,AST23.3U/L,ALB43.2g/L,Cr38.2umol/L,Urea7.29mmol/L,K4.06mmol/L,Na136.1mmol/L。心肌酶CK、CK-MB、TNI無升高。血常規示:WBC2.70×109/L,GR%77.0%,HGB122g/L,PLT82×109/L。生化C21:ALT42U/L,AST20.4U/L,ALB38.7g/L,Cr39.4umol/L,Urea6.56mmol/L,UA319.3umol/L,CHOL4.35mmol/L,TG2.32mmol/L,HDL-C1.07mmol/L,LDL-C2.53mmol/L,GLU4.55mmol/L,K4.07mmol/L。生化C1:LDH368U/L,餘指標正常範圍內。鐵蛋白181.10ng/ml。T、B淋巴細胞亞群:CD16+56% 6.00%,餘指標在正常範圍內。血液細胞學:LY5%,餘指標在正常範圍內。傳染病方麵:乙肝五項+丙肝、梅毒、艾滋均為陰性。腹部B超:脾大,厚5.5cm,長約14.Ocm;肝囊腫;右腎上腺區低回聲占位,大小約1.5×1.3cm。
胸部CT平掃+高分辨:與2016-10-8胸部CT比較:1、肺內索條較前無明顯改變.考慮陳舊病變。2、肝右葉低密度影,請結合臨床及B超檢查。3、右側腎上腺小結節影,腺瘤可能大。繼續予伏立康唑治療肺部真菌感染。於2016-10-27開始予E-CHOP方案行第4程化療,具體劑量為:依托泊苷100mg d1-d3,環磷酰胺1.2gd1,長春新堿2mgd1,立幸60mg d1,地塞米鬆15mg dl-d5。同時予水化、堿化、保肝降酶、抑酸、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目前患者病情平穩,請示上級醫師今日準予出院。
出院帶藥:瑞白注射液300ug qd;美卓樂(自備)20mg bid(11-1、2、3),8mg bid(11-4、11-5、11-6);伏立康唑200mg bid;奧美拉唑10mg bid;蓋三醇軟膠囊0.25ug qd;貝複舒滴眼液 滴雙眼用,每日一次。
三、第四次化療後,停用激素即出現發燒,原因不明,恢複激素劑量後,體溫恢複正常,醫生決定停止化療、建議切除脾髒。
具體情況如下。
11月7日,停用美卓樂,隨即出現骨痛、發燒。11月8日,0點後突然骨痛,早晨開始發燒37.3度,中午37.6度,下午37.8度。11月9日,早上體溫正常,中午37.1度,下午最高38.6度,服退燒藥一次,但沒有降至37度以下。11月10日下午2點以後,體溫一直在37.5至38.1度之間,並無難受感覺。11月11日早上體溫37.6度,上午體溫均在38度左右,晚上體溫38.6度。10月12日,體溫在37~39.4度,最低37度早晨9點左右,最高39.4度在中午12點左右。11月12日晚上開始服用8毫克美卓樂,兩片。當晚退燒。11月13日至15日上午,早晚各服八毫克(兩片)美卓樂,體溫保持正常。11月15日晚減美卓樂四毫克,隻服一片4mg,16日早晨體溫升高至37.6度,當晚又恢複2片劑量,次日體溫正常。
11月17日住院,醫生分析此次發燒可能的原因:1.換用E-CHOP方案;2.特殊的病毒感染;3.停用激素。認為E-CHOP方案不會有太多獲益,決定暫停,重新檢查各項指標,並考慮切脾方案。(脾髒大小變化過程:2016-5-4:13.5×7.2×17.0cm;2016-9-5:16.2×9.0×25.7cm;2016-10-24:厚5.5cm,長約14.Ocm)
如果哪位專家能夠提供具體線索,希望能夠和我聯係,本人全家萬分感激!
我的微信賬號是:AXWechat.
成為好友後即可以交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