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縣研究的簡要報道

回答: 不是看你怎麽吃而是該吃不該吃dudaan2016-09-11 03:48:08
  1. 林縣食管癌的營養幹預研究(課題負責人:李冰、黎均耀) 

    背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方針指引下,1982年我國的腫瘤防治研究就積極開展對外科技協作,以李冰同誌的名義向美國提出申請和建議,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CICAMS)與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合作,在中國開展腫瘤流行病學調查和現場人群預防試驗的可行性研究。同年8月10日經衛生部正式批準(衛外字第828號文),並於9月中美雙方正式簽訂了研究協議。 
    1983年,由CICAMS流行病學研究室負責,與所內有關科室及林縣食管癌研究所共同在河南省林縣開展了食管癌營養幹預的可行性試驗。 

    1984年4月衛生部批複“關於腫瘤所與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合作進行中國林縣營養幹預試驗”(衛外聯字第910號), 5月CICAMS正式與NCI簽署了“中國林縣食管癌營養幹預試驗”合作研究項目。 

    目的:在世界食管癌高發區驗證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否降低人類癌症的發病和死亡,為人類癌症的預防與控製提供科學依據和有效途徑。 

    方法:在林縣北部四個鄉(40-69歲人群)開展兩項隨機、雙盲和以安慰劑為對照的人群幹預試驗。第一項為食管重度增生幹預試驗:1985年5月起,經細胞學拉網普查證明有食管上皮重度增生3,318名受試者,隨機分為服藥組和對照組,服藥組每日口服包含14種維生素和12種礦物質的膠丸三粒,對照組口服安慰劑,為期六年;第二項為普通人群幹預試驗:29,584人參加,運用析因設計隨機分為八組,1986年3月開始口服四種複方維生素礦物質藥丸或安慰劑,為期五年零三個月。定期核對服藥,按季度隨機抽樣進行生化檢測,同時輔以內窺鏡及細胞學檢查,發現可疑病例,無論發病、死亡均由中美三級診斷小組確診。 
  2. 1991、1996年)和標本收集,建立起初具規模的血清庫、組織庫及數據庫。先後在國內外科技雜誌上發表科學論文42篇。這是世界上首次用隨機人群雙盲試驗證明補充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顯著降低癌高發區普通人群的總死亡率9%、總癌死亡率13%、胃癌死亡20%,其它癌死亡19%(P<0.05)。此外,分析結果還表明補充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可減少某些常見病的患病風險,降低腦血管死亡近40%、男性高血壓患病率約50%,還能減少老年人眼睛核性白內障的患病率41%(P<0.001)。這些研究成果在國內外發表後,引起了世界科學界的高度重視和廣大公眾的巨大反響。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