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兩種醫學他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兩者研究的對象同是-----人體和人體的疾病。由於中西兩種醫學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西醫采用了實驗研究的方法,中醫則采用了邏輯推理的方法。導致了兩種醫學形式和內容的完全不同。每個人對待某一件事,因為視角、性格、思維、意識不同,都有他自己的態度,根本不能要求整齊劃一。例孔子有關兩個小孩討論太陽遠近的故事,現在天體物理逐步認識了這些現象。中醫與西醫都有哪些區別和特點呢!我覺得主要有幾下幾個方麵:
1、認識方法不同-----中醫的理論基礎是哲學,西醫的理論基礎是實驗科學。
中醫的理論基礎是氣一元論、陰陽五行,天人相應、髒象經絡、營衛氣血、辯證論治。中醫理論強調的是互相製約對立,又彼此互補聯係。乍一聽這些讓人感覺很模糊,摸不著看不到,都是抽象概念,不實際,什麽是精氣?什麽是形神?穴位是什麽?經絡又在哪裏?等等,沒有實在的東西,讓人摸不著底,盡在務虛。但是,仔細一琢磨分析,你就會發現,這些又很有道理,又好象回答了身體、疾病與健康的所有問題。
與中醫相比,西醫的現論則顯得實際,內科外科加解剖,組織生化與生理,等等學科理論,小到細胞與分子、大到組織與器官,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切都能讓人親眼所見,眼見為實,統計加分析,從中找出普遍規律。所以說西醫的理論是基於自然科學體係,以實驗、量化為前提。
在這裏,我想說的是,無論是哲學還是科學,都是人類認識世界,認識宇宙的方法和態度,宇宙之大、無限無邊,受人類思想的局限,都不能絕對的說那一個就是真理。
有不少人認為中醫不科學,什麽是科學,科學是人類認識自然,認識宇宙的一種方法而已,它是有限的,而宇宙是無限的。科學不一定就是真理,真理也不一定都科學。所以說,沒必要去以自己的有限認識,去否定不符合自己看法的客觀存在。
中醫始終未曾受益於現代大工業提攜,卻隻能沿著傳統的邏輯推理方法緩慢前進。綜觀古今中醫圖書,無一觀點不出於邏輯推理。《內經》提出的“外感六淫”說和“內傷七情”說,陳無擇的“三因論”,因它們不是實驗研究的產物,故而隻能從宏觀角度去認識病因。《素問•至真要大論》“病機十九條”是中醫論述病機膾炙人口的綱領性文字,由於都是宏觀的認識,因此缺乏精密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近年來人們對《內經》“病機十九條”進行了重新歸納,提出了比較係統的歸類,然而歸來歸去也隻能宏觀地論述,對疾病發生發展的微觀變化仍然一無所知。整個中醫學的病因、病機、理法方藥,全屬宏觀範疇,結論多出於邏輯推理。
因此,這種邏輯推理的辨證方法也給中醫發展帶來了困惑,如何突破這個瓶頸是中醫藥發展麵臨的難題,人們作過各種探討與實踐,都沒有取得實質的進展。這是我們每一位國醫後學者的義務與責任。
2、西醫重結構定位 中醫重功能定位
現代醫學以人體解剖、生理、病理結構定位和直接觀察分析方法,眾所周知,在此不多廢墨。
解剖學知識是醫學當中最基本的知識之一,其實中醫的解剖學起源很早。在《內經》、《難經》當中,就有大量的有關解剖人體、研究人體結構的內容,比如血液循環的動力、速度、造血器官以及骨骼長短、消化道的形態、位置、容量等都有比較詳盡的記載。所以,古代解剖學對藏象學說的形成的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藏象學說奠定了形態學方麵的基礎。
但是由於曆史條件的限製,古代解剖學僅僅停留在憑肉眼直接觀察的宏觀外表認識的水平上,對髒腑細微法結構的認識幾乎一無所知,所以是比較粗淺的,不可避免地有著明顯的局限性。加上封建文化思想的影響,“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就連太監往生也要贖回淨身之物,以留個全屍。清朝中醫診所往往都備有女性瓷人,婦女疾病身體不適,會讓病人指著瓷人的部位敘述,男女授受不親。這種以外揣內, 以表知裏的辨證思維,使中醫與自然科學發展的結合漸行漸遠,大大阻礙了中醫科學地發展。
中醫發展過程中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構建了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精氣、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和思維方法,以髒腑經絡及精氣血津液為的生理病理學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治)療特點的醫學理論體係。是中醫學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理論的精華,值得我們好好傳承和發揚光大。
中醫根據“有諸內必形諸外”的方法,對人體生理和病理情況下內髒活動的表現於外的現象進行了長期細致的觀察,逐步積累了髒腑活動規律的認識。臨床往往通過外在象的認識與探討,可以知道內在髒府功能的狀況。所以,中醫藏象學說強調不僅僅是介剖概念,更重要的是生理病理學概念。
因此,中醫學辨證過程中,就形態結構與生理功能而言,更注重其生理功能,由於強調功能定位,就相應產生了多種的定位模型,形成不同的辨證體係。如八綱辨證體係,髒府辨證體係,衛氣營血辨證體係,六經辨證體係,三焦辨證體係等。這些不同的辨證體係,就會產生不同的相應治法。所以,產生了一種疾病而有多種不同的辨證思路與治療方法,往往容易給人感到中醫無標準不科學,但這種個性化辨證治療,正是體現了現代人類由分析時代向綜合時代發展的科學進程。
3、西醫治病主張對抗 中醫治療講究調和
西醫治療的核心是對抗,隻要發現了一種病源體,馬上會研發與之對抗的藥物,就象當今世界的單邊主義,圍剿,殺滅,你死我活,其結果往往是一個新藥問世不久,有些連手續專利申報都還未完成,這些病毒細菌等病源體已經發生變異,道理很簡單,任何一種生物,它要生存,一定要想辦法避開你的追殺,這就是抗藥性產生的根源,而藥物在消滅病源體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對人體一定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滿目瘡夷。這正是藥源性疾病始作湧者。
這種對抗,造成的結果,永遠在”結仇”,新仇舊恨,永無寧日。新的病毒、細菌不斷變異,一代一代的新藥層出不窮。而且抗藥性越來越強。對內來說,是人體氣血髒腑平衡關係被破壞,對外是人與自然界的生態環境被毀滅。
人類不可能在一個純之又純的環境裏生活。大自然不論什麽細菌病毒還是人和動物,都給予生命的權利,給我們人類生命的同時,也給細菌病毒同樣生命的權利,從生物發展來說應該先有細菌後有人類,說句不好聽的話,細菌應是我們的”爺爺” ,我們人類應與病毒、細菌、病原體”和平共處”。因為我們都是大自然的生物鏈中的一個部份,都有一定有它的作用和共同生存的權利。
其實中醫學理念正體現了這種思維, 我們通常把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歸納為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兩個方麵。從整體觀念概念中可以看出:其主要內容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麵:①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②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③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講究“氣候”、“物候”、“病候” 三候統一。所謂“氣候”指日月星辰的運行與風、火、濕、燥、寒等氣候變化的客觀表現;“物候”,指自然界中各種物質,主要指各種生物的生長化收藏的客觀表現;“病候”,指人體疾病過程中的各種臨床表現。這三候統一正是中醫天人相應觀念最好地體現。
你翻開四五十年前的中醫書籍,各種辨證治法,從未出現殺滅、消滅、殺死類似的字眼,說得最重也隻是----“驅邪外出”。你設想一下,好比病毒、細菌到你家串個門,哪怕在你家吃了一頓飯,而你是很客氣地告訴它找錯了地方,請你回到你自己家去,而非關起門來,痛打一頓,甚至造成血光之災。所以它沒必要去變異,去偽裝自己,就象流行歌曲唱的一樣"我還是原來地我"。
中醫講究和諧-----治療非對抗性,任何手段方法都是圍繞著如何驅邪外出,有很多方法甚至不是針對病毒、細菌本身,而是從改善環境入手,營造不利病毒、細菌生存地環境與條件,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正是中醫治病的最高境界,也是中藥抗藥性低的原因。我們可以非常自豪地告訴世界,為什麽一個”麻黃湯”用了兩千年,現在還在用,而且還很有效的道理。
當然,在此並非否定現代藥物發展,對人類健康作出貢獻,隻不過是從不同角度來認識和分析問題,追求更和諧,更完美地健康世界。
4、西醫著眼於局部、靜態微觀,中醫看的是整體、動態宏觀。
自從16世紀西方現代工業逐步崛起之後,西方醫學憑借現代大工業提供的先進工具,很快把研究的對象由宏觀轉向微觀。1665年英國人虎克首先用自製顯微鏡觀察了軟木薄片,提出了植物細胞的概念。
疾病被認為是機體內部一群細胞發生變化的結果,是微觀變化的綜合,這一觀點為西醫注重微觀認識開創了新天地。西方醫學對疾病的微觀認識始終是現代西醫認識論的主流,這一認識貫穿於西醫基礎理論的各分支學科,如解剖、生理、組胚、生化、病理,並牢牢地影響著西醫臨床各科的治療實踐。
西醫著眼於是微觀局部,把人體看僅看作是一個有形的肉體,以解剖為主導,把人一點一點微觀細分,從組織到器官、從器官到細胞、從細胞到細胞質,直到現在發展到了分子等等。人的疾病就是這些組織、器官、細胞等等出了問題,治病就是對這些‘壞零件’進行更換、修理。西醫著重於病灶,點對點的針對性治療。
中醫看病辨證講究天人相應整體觀念, 往往強調把局部疾病放在一個人的整體裏去思考, 把它放在一個環境與社會中去認知, 而不是機械的去看數字, 如血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它不是一個不變的理想數子,不同年令應有不同標準.
中醫與西醫最大的區別就是:每一個人的情況不同,必須因人製宜。比如一個體虛之人需要補充營養, 按照現代營養學的方式, 少油少鹽少煎炒, 可食之無味, 再好的營養元素補不進去,但按老中烹飪,花樣多色香味具全大開味口, 相比之下哪個能更能達到實際效果. 又如一個急性肝炎的病人, 看西醫往往讓你少吃脂肪旦白質食物, 多服一些碳水化合物以補充能量,又降低肝髒的負擔, 而中醫一定讓你少吃甜食, 容易礙脾,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 脾不能很好地工作, 其結果你整體營養一定跟不上, 同時與中醫強調見肝之病, 知肝傳脾, 當先實脾 的治療原則,更是背倒道而馳.
中西醫還有很多的區別和特點,隻有深入認識和了解,就不會經常討論中醫科不科學的問題。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還非常淺薄,不要以自己有限的已知,去隨意否定無限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