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9日,農曆五月初五,丙申年的端午節。
農曆五月,俗稱‘五毒’,民俗此月邪盛,故有大門口掛香包和艾蒿驅毒之習,加上火猴子‘上竄下跳’不太平,按五運六氣講,自小滿開始進入三之氣,主客二氣皆為火,所以今夏炎熱,易患熱病。
在城裏,無論是中藥房還是商廈,養生大戰悄然中已‘硝煙四起’,各種驅邪香包琳琅滿目,名目繁多,仿似能祛百毒。實質上更像是安慰劑。
其實大道至簡,百變不離其宗,隻要摸著核心即能突破。還是先來找找‘毒源’吧——
農曆五月,長夏已始,暑熱漸盛為毒;小滿大滿江河滿後,又值江南梅雨季,雖說夏季雨意滋潤,雨生萬綠,但若雨水過量,濕+暑熱必定導致邪盛。這個‘毒邪’其實就是熱毒+濕毒了!
於是在南方,人們慣常用掛艾蒿或者煮艾蒿水泡澡等方式來驅毒。但是查查艾蒿屬性,是否切實對症呢?
前篇有雲,艾蒿性溫熱,屬純陽,可以祛除濕寒,溫暖下焦,確保腎經滿足,彌補夏季過度消耗之損虧。然而,若針對祛除濕熱,似乎就力有不逮了。
那麽,‘五毒’期間這種特別的又濕又熱的毒邪,該用什麽草來薰一薰能起良效呢?
親可知山野草叢中遍地滋長的苦蒿正是此時良藥哇!
苦蒿性寒更能祛濕毒,其既能入裏又能出表,無論濕毒蘊積皮膚抑或深入血脈,善用苦蒿後均能將之逐出。
針對夏季常見濕疹、疥癬等皮膚病,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用新鮮苦蒿煮水,沸後10分鍾,待冷卻時浸泡患處,並用苦蒿葉擦拭,泡後直接幹布擦幹,無需再用清水衝洗。
可是,城裏人又如何來區別艾蒿和苦蒿呢?告訴您最簡單的方法,光瞧外形就成——
新鮮的艾蒿矮小,長滿白色的絨毛,葉子直接長在主莖上,不分叉。而新鮮苦蒿深綠色,比較高大(能長至1米餘)。
假如您連艾蒿都不識,敬請問度娘嘍!
相信看官閱後會問:赤日炎炎中,機體是否隻有濕熱毒邪?
來來來,再來科普一下:
其實,現代人嬌氣得很,冷也不得熱也不得,因而大熱天必定孵空調者眾,尤其是在大汗淋漓後,因而濕寒之毒,防不勝防,於是乎,這艾灸棒子您還真不能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