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過去滿足於區別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很長時間強調飽和脂肪酸不好,不飽和脂肪酸好。但後來越來越精細,大家才知道不飽和脂肪酸有單、多之別,有Omega3和Omega6之別,等等;飽和脂肪酸有長鏈和短鏈的區別。另外,因為製造方法不同,安全性又有很大區別。我還記得文革後期,我的一位親戚,知識分子,根據當時的信息,認為葵花籽油特別健康,就千方百計搞到天天吃,而最後比較年輕就得了心血管疾病,並去世,遠遠不如他的吃豬油的哥哥長壽。
現在肉分成了紅肉、白肉,在我看來,紅肉和紅肉可能是非常不一樣的,這個區別很可能比自然放養還是養殖場的區別更重要,白肉和白肉也是不一樣的。綿羊肉是比較自然的紅肉,但是吃綿羊肉可能是最不好的(國別統計提示),山羊肉可能和綿羊肉很不一樣。這裏麵到底有什麽具體的區別,科學可能還沒有發現。
同理,很多文章說某種蔬菜和水果特別好,但解釋卻還停留在維生素、纖維素之類的東西,而從邏輯上說,大量其他水果蔬菜也有這些成分,甚至更多,但是並沒有同樣或近似的效果。有些朋友覺得隻要是蔬菜水果就好,但蔬菜水果很可能是非常不一樣的。而且繼續細分,同一種水果蔬菜的不同品係可能是極為不同的,我過去貼過蘋果的,就是明顯的例子。
在目前情況下,最可行的還是什麽都吃一點兒。順便說一下,今天兩次收到微信轉發,居然為亞硝鹽翻案。
相信10年後,營養理論會和今天的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