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成書年代久遠。成書前的傳承,靠口口相傳,自然會走板,出現很多問題。而成書後,曆經劫難,錯簡等問題不可避免。
所以要辯證地看書。不能讀死書,死讀書。盡信書不如無書。
看黃帝內經也要有這個去粗取精的過程。
其實,學習任何知識,都應該持這樣的態度。
比如現在的西醫教科書,你完全照葫蘆畫瓢地學,也不行。幾年後就變了。那是不是你現在學的東西都錯了呢?
所以,還要用曆史的、動態的觀點看問題。
在某個時間點,一種觀點比較地接近實際,能夠解決問題,我們就接受。隨時間推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就接受更接近事實的觀點。
再多說一句,黃帝內經,千年來為人稱道,必有其合理性。存在即合理。至於現代人心急氣躁,沒有了修德修行的基礎,以至於無法很好地理解經典的意義,那不是經典的錯。
就好像很多人聽不懂巴赫、帕格尼尼,不代表古典音樂錯了。錯的是不能領悟音樂奧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