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瓜菜代”的年代,人們都不得不“周福滿”了(但沒有足夠的豆類,堅果,水果等),如果我還在這麽吆喝,那肯定是該打的:)

瓜菜代,1960年前後發生在中國大陸的三年困難時期的一個用“代食品”充饑的臨時措施。1960年11月3日,麵對各地餓死人的警報,周恩來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緊急指示信(12條),在繼續堅持大食堂的前提下,對農民作出了一些讓步,希望通過政策調整,迅速扭轉餓死人的現象。11月1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立即開展大規模采集和製造代食品運動的緊急指示》,根據中國科學院的建議,向全國推薦了一批代食品。《緊急指示》決定,成立以周恩來為組長的中央瓜菜代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正式提出“瓜菜代,低標準”的口號。在各省成立“除害滅病”領導小組,普遍建立“人民生活情報網”,具體落實瓜菜代的任務。

所謂“瓜菜代”,就是以瓜果、蔬菜代替糧食作為主食。其實,在饑饉遍地的1960年的廣大農村,早已無瓜無果,百姓且已把樹皮、樹根、野菜、觀音土代替糧食吞進肚裏,所以瓜菜代小組的真正任務是動員開發稻秸、橛根、玉米芯、橡子、小球藻等代用食品。

以上來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3%9C%E8%8F%9C%E4%BB%A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