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痔瘡手術這件事
手術前很緊張,也查了很多資料,問了很多朋友,弄得我神經兮兮的。正好一個國內的朋友剛剛痔瘡手術完3個月不到。也是這位朋友說,她的一個朋友痔瘡是出血的內痔,幾十年下來,去手術時需要輸血後才能做手術的。本想以後退休回國再說,因為要住院兩周,也沒那麽長時間不說,還得幾次複查,換藥,坐浴。立馬嚇退了。查了日本這邊的手術,當天就可以回家的,就是保險不涵蓋,全部是自費。總計加起來45萬日元。先查了一下:痔瘡分4度。痔核沒什麽感覺的,時不時會出來一下見個麵的,是1度;痔核一直有,但是沒有脫出的,是2度;痔核脫出可推回去的是3度;痔核脫出推不回去的是4度,也就是必須手術的。醫生提供了兩種建議,可以手術可以保守治療。猶豫了幾天選擇手術治療。
手術過程:
術前驗血和CT檢查,這些都是自費項目。拒絕了做腸鏡的建議。
周六手術,先局麻,爬到手術台上到手術結束,用了一個小時。
術後1小時醫生帶著護士檢查傷口換藥,麻醉漸漸消退。
強行坐起來緩解一下,就自己下樓了。還是走樓梯呢。
術後第二天就可以排便,一般情況下是留3個引流口(引流1-2周以上),回家後服用各種抗生素,保護胃黏膜和一種止疼藥,外加一種漢方軟便藥。這些藥非常的重要,一定要按時服用。術後我足足睡了3天。在家休息了一周,一周以後就恢複的很好了。術後一直有液體流出,需要墊上紗布。第15天的時候,依然有,顏色有一點黃,偏粉色。當時醫院讓我購買的紗布和膠布都不夠用了,隻好自己跑去藥店另外購買。流出的液體或者出血,在術後一個月內發生都是正常的。第五天的時候,有兩次排便時出血,看了一下手術手冊,應該是裏麵幾處傷口表麵脫落,是正常的出血。
接下來就是預防:
有了便意就去廁所,所需時間絕對不超過5分鍾。醫生說也不要憋便,這樣增加壓強。
手術是正確的選擇,好過保守治療。手術的時候,前麵一位,後麵一位,大概15分鍾就出來了。麻醉蘇醒的特別快,我還在虛弱的時候,就聽到旁邊房間後進去的的白男聲音洪亮,用挾著英語的日語和護士聊天呢,比我先出去的。
內痔如果不是很嚴重的,可以等等再手術,但是內痔會出血,時間長了會導致失血性貧血(一個同事的老公,即使不去廁所也有出血的時候,這個情況應該是很嚴重的內痔了。通常都是在排便之前噴血,便後滴血,平時是不會出血的)。早點去檢查,有時間的話就手術,肌肉彈力恢複的快。今生長短不說,質量還是必須的。同事是疼的不行,又出血又疼跑去醫院,醫生馬上就給做了手術。做完手術就自己坐電車回家了。術後飲食需要注意的,依然不能吃太辣的東西。好在我平時也不吃辣的,但是有時炒菜會放青蒜,手術前是一碰到青蒜就會犯,醫生說手術後完全康複是可以吃的。期待那一刻。韭菜也會引起痔瘡的,辣椒排在第一位。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