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確診-一個病例的思考

這是一個真人真事。結局不好,但不是一起醫療事故。醫患雙方都盡了力,但值得反思。

一位38+歲的亞裔女性。無個人和家族吸煙曆史。平素健康。

2024年11月開始咳嗽,咳白色稀痰,無咳血胸痛,無高熱,呼吸正常。X光顯示右下肺實體樣變。餘無明顯異常。初診為肺炎,抗感染治療無效。2025年1月X光複查:“肺炎”麵積稍微擴大。

以上症狀有增無減。今年2月份進行一係列,詳細的“肺炎”檢查:胸片,CT, 多種細菌,病毒,真菌培養檢查均為陰性。二月下旬終於用支纖鏡下活檢證實肺腺癌(亞裔女性,非吸煙者最常見),合並縱隔淋巴結轉移。 CT 的診斷更有意思:在活檢的同一天改為:“提示肺癌可能,還有縱隔淋巴結腫大”,6天後又一CT卻還誤讀為:”肺炎發現沒有顯著改變“(可能是另外一個放射科醫生)。 

病人正在服靶向抗癌藥物。病情暫時穩定。

首先,不要責怪醫生和患者,這個例子沒有人為的疏忽和拖延。但值得反思,以防重複。

1. 肺炎和肺癌。無論從症狀和影像學來診斷,並不是每例都是涇渭分明。有時是不好分辨的。醫生不是神。

2. 正因為醫生不是神,醫生的高度警惕(那麽一點”悟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病人要是居住在亞裔人口較多的地區(東西兩岸),也許醫/患會有那麽一點警惕,因為亞裔女性,非吸煙者患肺腺癌,在這些地區的報道的多。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9489/202407/27709.html

3. 健康年輕人,按肺炎治,一般1-2周,哪怕未愈,也應該顯著改善。症狀有增無減,恐怕不需等到三個月才確診。換句話說,哪怕初期誤診(可以理解),也許早點追蹤,改變思路,不至於過度拖延。

最後,還是重複那句讓人心煩的話:你的健康在你手裏!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將來AI讀片,應該比現在更準確。 -北美愚醫- 給 北美愚醫 發送悄悄話 北美愚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2:55:47

所以任何兩個星期不見好轉的問題都應該高度警惕。謝謝分享 -JerseyBird- 給 JerseyBird 發送悄悄話 JerseyBir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3:49:27

一般咳嗽,沒發燒,年輕健康的人也想不起去看醫生吧?她是怎麽 -lucky_rain- 給 lucky_rain 發送悄悄話 (76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4:17:35

就是約醫生看病,專科,也要三個月 -longnv- 給 longnv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5:33:02

咳嗽超過一個月, 影響睡眠。 -北美愚醫- 給 北美愚醫 發送悄悄話 北美愚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4/2025 postreply 10:14:56

肺癌是不是發病年齡最早的癌症?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4:28:06

我生病急診,x光說有肺結節,要求做ct,ct說沒有肺結節,花了1500刀 -我愛梔子花- 給 我愛梔子花 發送悄悄話 我愛梔子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6:03:38

最後確診了嗎? -Charlotte100- 給 Charlotte10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6:28:30

就是沒任何問題啊 -我愛梔子花- 給 我愛梔子花 發送悄悄話 我愛梔子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9:41:11

我不懂醫學,但隱隱覺得這個例子說明了按部就班,明哲保身的危害;雖然最終也會得到正確的診斷,但失去的寶貴時間沒人在乎 -monseigneur- 給 monseigneur 發送悄悄話 (201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6:18:54

舉個極端例子,若打開一扇門,三把鑰匙隻有一把是對的,需解一道很難的數學題找到它,或可以免費試開,那麽我抓起鑰匙就試 -monseigneur- 給 monseigneu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6:31:31

2025年1月X光複查:“肺炎”麵積稍微擴大。在此,為何不考慮 PET-CT? -少而精- 給 少而精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6:22:28

看得我好擔心,肺結節從前幾年4mm到現在7mm,醫生要5月才能看,PET- SCAN這麽小的也判斷不了 -ttllkk- 給 ttllkk 發送悄悄話 ttllkk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22:43:21

PET - CT 在肺炎(感染),也會陽性。 不是鑒別的影像。 -北美愚醫- 給 北美愚醫 發送悄悄話 北美愚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4/2025 postreply 10:17:24

要是我的家醫給我做完CT沒有問題後不會給我做任何檢查了。 -hnzz- 給 hnzz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6:52:45

年輕得肺癌不光要考慮肺癌也要注意房子氡氣.這個病例的教訓就是如果持續的症狀寧可過度醫療誇大症狀也要多做檢查。 -lilyofthevalley- 給 lilyofthevalle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7:56:06

醫生和醫生的差別是很大的。我一朋友的太太兩次biopsy無法確認,醫生照樣按癌症處理 -周老大- 給 周老大 發送悄悄話 周老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8:55:11

肺癌和胰腺癌都是蠻討厭的,早期無症狀或無特異性症狀,往往一旦發現就是中晚期。 -pickshell- 給 pickshe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3/2025 postreply 19:12:36

我認識的肺癌早期有咳嗽,她是做理療時醫生讓去拍個CT,第一次說是結節觀察,後來確診微創手術,恢複很好 -偷油老鼠- 給 偷油老鼠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4/2025 postreply 04:22:10

她很幸運。我知道好幾個早期均無任何症狀,直到某天晨起感覺嗓子有點痰發現痰中帶血絲立刻做CT,已是肺癌晚期。 -pickshell- 給 pickshell 發送悄悄話 (275 bytes) () 04/04/2025 postreply 05:18:49

學習了!肺癌,華裔女性比日裔高(80% VS 26%),烹調方式值得深思。 -lawattaction- 給 lawattacti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4/2025 postreply 06:20:16

我大哥肺癌晚期 他是脖子長一串不疼不癢的包 在我媽家洗臉被我媽發現的 有1年多他沒當回事 -hhhh- 給 hhhh 發送悄悄話 hhhh 的博客首頁 (661 bytes) () 04/04/2025 postreply 08:19:43

最後一句話太對了! -白兔媽- 給 白兔媽 發送悄悄話 白兔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4/2025 postreply 19:30:5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