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壽由養而至,適度,不傷,分床,知足

來源: 梧桐之丘 2022-09-29 17:51:1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53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梧桐之丘 ] 在 2022-09-29 17:56:5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現代人講養生已經窄化到“飲食養生”,例如最盛行的生酮飲食法。

其實,古人一直就講求養生,道理寬泛也很簡單,容易接受。

但我們畢竟是凡夫俗子,難以養性,年輕時恣意妄為,老了臨時抱佛腳,就在飲食上找長壽。

聖賢的語言曆來通俗易懂,不搞玄虛,養壽著重於一輩子的修養。

但是後人,包括帝王將相,為了追求長壽,甚至永生,去尋找仙草,煉金丹,其實都與老祖的教導大相徑庭。

以下就以兩則聖賢彭祖教誨舉例說明。

彭祖之所以被稱為祖,是因為他老人家高壽八百,可見他善養壽。

“養壽之道,在莫傷之而已。夫遠思強記傷人,憂鬱哀怨傷人,忿怒傷人,汲汲求償所願傷人

上麵提到“傷人”也就是傷身傷神的四條,要戒除。

壽由養而至,不知養壽者,飲食過度,好色過度,勞動過度,煩惱過度,貪求過度,享受過度,憂愁過度,過度皆由於不知足。知足者,不妄想,不妄求,不煩惱,心神安定,所以長壽。

上士異床,中士異被,服藥百顆,不如獨睡。

上等養道之人,明道安性,色欲寡淺,深知養壽。故夫妻過中年既不同床而臥,使能保精蓄神,延年益壽。中等之人,尚未達到色欲寡淺,故難異被,但同床,仍可起色,以致傷身。下等人則淫於色欲,終至早折性命,雖然食肉食藥以求救補,但終不如獨睡能養身。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養生願望非常好.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每年體檢盡量保持各項指標正常,差不多就行了. -5181- 給 518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9/2022 postreply 18:57:51

說得對,正常檢查。不過度追求什麽,心地坦然就是養生。 -梧桐之丘- 給 梧桐之丘 發送悄悄話 梧桐之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9/2022 postreply 19:00:18

對! -lawattaction- 給 lawattacti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30/2022 postreply 10:27: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