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自身可以合成vd,但是45歲以後普遍合成能力下降。光照可以幫助人體合成vd,隻是個外部條件,所以不能隻靠曬太陽提高vd水平。四五十歲之後部分人需要補充口服vd3。相信科學管理飲食,不要相信食療,大部分是胡扯和愚昧沒有科學根據。
治療經量過大問題是關鍵。抓重點治療,看是否有凝血係統如血小板的問題。不過首先要搞清楚:月經過多和貧血是專科醫生的診斷嗎?
科普vd:
人體內源性維生素 D 約 80% 在皮膚表皮合成,僅 20% 從食物中攝取,在中波紫外線 UVB 的作用下,皮膚中 7-脫氫膽固醇經非酶光解反應轉化為維生素 D,由皮膚進入血循環,維生素 D 在肝髒 25-羥化酶的作用下轉化為 25-(OH)D3,進而在腎髒 1α-羥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 1,25-(OH)2D3,其為維生素 D3 的活化形式。
另外,我們吃的穀物含有一種叫做麥角固醇的物質,被人體吸收後也要經過紫外線的照射轉變成維生素 D2。
由於維生素 D3 和維生素 D2 是骨骼代謝的重要物質,能夠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並促使骨骼的形成。缺乏vd可導致骨骼鈣吸收減少引起骨質疏鬆,還可能影響神經和肌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