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的一個好處轉重時及時治療。但是現在重症率低到不可思議。前幾天報道15萬累計感染才一例重症。另一好處是可以避免感染鄰居。但是有多少是被鄰居感染的?中國一直有病例溯源追蹤也沒看到在隔離狀態下有這樣的例子。
現在上海無症狀進方倉的一刀切做法得不償失也沒有根據
所有跟帖:
•
這次病毒傳播很快,一棟樓隻要有一個陽性,沒幾天整棟樓就一半人會陽性。
-''''''-
♀
(158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6:25:26
•
“一棟樓隻要有一個陽性,沒幾天整棟樓就一半人會陽性”-誰報道的?
-huntridge-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6:38:38
•
我在上海的同學同事都這麽反饋的。有的小區陽性病人沒有及時送方艙醫院,沒幾天樓裏就一大片了。是否真有一半,不好說。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7:47:15
•
八成是以訛傳訛。
-CR2019-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25:40
•
他們住在上海,有些小區情況是很嚴重的。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56:55
•
但是沒有足夠證據證明他們是在居家隔離後被鄰居傳染的吧?
-CR2019-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0:52:57
•
要是這樣美國住apartment就會全部被感染。實際上沒有。
-huntridge-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6:45:36
•
上海老式小區,每戶間隔很近,跟這邊的apartment不太一樣。關鍵還是這次病毒的傳播力很強,這邊早晚會傳遍。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7:57:31
•
是呀,上海人口多太密集,居住環境與美國apartment不能等同。不是說目前病毒雖傳播力強,但致病和死亡率不高嗎?
-pickshell-
♀
(26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8:19:56
•
這次的症狀看來不輕,還是要小心。在這邊隻有等能死的都死了,剩下的就是死不了的。很無奈。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8:38:25
•
不是百分之九十幾都是無症狀嗎?
-qiuqiu..-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13:00
•
我是說上海的數據
-qiuqiu..-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14:00
•
可能不至於重症,但發燒有痰的很多,不象以前說的那麽輕巧。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51:54
•
大約10年前?北京有次流感,醫院急診和呼吸科走道都擠滿了病床,那次也因肺炎死了不少老人。
-pickshell-
♀
(275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0:27:57
•
現在住房改善了,很多很寬敞的
-hz82000-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4:24:55
•
朋友在加拿大得了就有這樣的症狀,說是有痰而且很深,我還奇怪Omicron好像隻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孟仲叔季-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7:04:58
•
應該確切地說這種在上海推行的全民檢測就是病毒傳播的最佳途徑!空喊著清零的口號,無視百姓的苦疾,荒唐的政府!極度懷疑
-danren-
♂
(167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8:00:47
•
同意,天天測核酸,交岔感染。
-Shanghaigirl98-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26:10
•
測核酸會交叉感染?
-tryyyyyy-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2:37:19
•
測核算不會交叉感染,樓主是指過程中
-hz82000-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4:17:02
•
有家人在上海一直封鎖在家,隻有核酸檢測才能出門,最好還是測出了”陽性“,身體隻是有類似感冒的反應。
-danren-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4:53:24
•
萬一像香港一樣死亡人數大增呢?沒辦法隻能兩害相權取其輕了!
-Tiger666-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30:26
•
是這樣的,現在還算可控,沒更好的辦法了。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54:28
•
但是要做好失控的準備。Omicron的傳染性是很可怕的。本鎮是灣區抗疫楷模,
-周老大-
♂
(132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0:10:47
•
采取什麽措施了呢?
-danren-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0:34:27
•
人人自覺,人口密度也較小
-周老大-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0:43:28
•
至少無須天天全員檢測,至於是不是清零也沒有去糾結論證吧。
-danren-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1:38:06
•
當然,我說的是舊金山灣區
-周老大-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8:36:22
•
理論上沒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海大部分老人打了預防針。事實上不僅沒有發生而且重症極少。
-huntridge-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1:11:34
•
談談對網友回複的看法。沒有理由能夠支持一刀切。而且一刀切的後果是沒有對比。根本不知道方艙是否真的有效。
-huntridge-
♂
(113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1:27:14
•
你的意思,先要證明是被鄰居傳染的,論證完後才能送方艙醫院?而且還要留一部分作對比?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2:05:05
•
不是這樣想的,傳染機理是氣溶膠理論上不可能。而且沒有數據證明鄰居可以傳染,事實上也沒看到發生過。所以不能一刀切。
-huntridge-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2:09:37
•
如果空氣不會傳染,那你覺得病毒是如何傳染的?
-tryyyyyy-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2:44:25
•
現買現賣:droplets(飛沫) + aerosols(氣溶膠) + 物體表麵。飛沫傳播一般不超過6尺氣溶膠遠些。
-huntridge-
♂
(2056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7:06:01
•
我一直說抗疫是工程,不是科學,但是很多人不這麽認為。等弄明白了,不知道已經死了多少人了。
-周老大-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8:42:12
•
學究氣重的人,要所有數據都擺在眼前才肯行動。殊不知有些數據是拿人命換的。緊急情況下隻能快刀斬亂麻,阻斷一切可能的傳染源
-''''''-
♀
(0 bytes)
()
04/14/2022 postreply
06:30:58
•
你的都是假如,現在一刀切了,結果怎樣?
-hz82000-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4:11:18
•
大家居家自測, 不要聚一起問題不大, 病程5天, 自測陰性就可以了, 但老人較危險
-wszgr-
♀
(103 bytes)
()
04/14/2022 postreply
06: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