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的可能性=病毒的數量x 暴露於病毒的時間” 這種常識還用總結?這個數量應該改為密度。

來源: 周老大 2022-01-21 17:05: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0 bytes)
回答: 司徒醫生談新冠近況Kwseeto2022-01-21 13:53:09

所有跟帖: 

咳咳,流(通)量 -fuz- 給 fuz 發送悄悄話 fu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1/2022 postreply 17:28:02

流量更確切 -周老大- 給 周老大 發送悄悄話 周老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1/2022 postreply 17:51:34

工科男說了算。在流行病、傳染病、職業病領域,管這叫累積攝入毒量 -fuz- 給 fuz 發送悄悄話 fu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1/2022 postreply 18:06:4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