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孩跟男友回農村過年,見第一頓飯後想分手》評論(5)

五嶽散人:灶台、廁所以及粗糙的生活

 

上海那個年輕姑娘到自己男朋友位於鄉下的老家,然後被那裏的生活連夜嚇回了上海那事兒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想必這時候說幾句,某些人類似於條件反射的階段已經過去,不會太挨罵了。


首先我個人的觀點是這姑娘確實太沒有教養,畢竟人家已經拿出了最好的東西招待,哪怕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借口、待上兩天再走也算是盡了為人的本份。這件事裏在 自己的社會身份上誰都沒錯,姑娘的父母也不讚成這麽匆忙就走,表示了反對;男孩子可以看出是個實誠人,幫著叫車啥的;男孩子的父母更是拿出了自己能拿出的 東西來招待。如果能夠待兩天找個借口走了,哪怕是最終回到上海再吐槽、分手,想必也不會如此。


不過,兄弟我作為一個走南闖北的人想認真問一句:各位是否能理解一個從小生活在上海那樣的巨型城市中,成長於經濟高速發展時代的女孩子,她甚至沒經曆過上 海弄堂裏刷馬桶的生活,您能想象她麵對農村、尤其是經濟不發達地區農村旱廁的恐懼麽?您能想象她麵對一張那樣的桌子以及很可能更為可怕的灶台的不知所措 麽?


我生長於北京,小時候也住過需要用公共廁所的院子,這些年您要是再讓我回到那種生活怕是很不可能了。我是十歲左右搬到有獨立衛生間、廚房的樓房居住,最初 甚至這種樓房都沒有管道煤氣,開始是燒爐子,後來用煤氣罐,衛生間狹小到隻有一個蹲坑,洗澡的時候都要跨在上麵。就是這樣一個環境,與當年的生活都有天壤 之別,就像自行車與小臥車的差別那麽大,完全就是兩種生活。各位看官,這不是開玩笑說的,在心理上真的就有這麽大。


所以,對這個事情當中的其他人,我覺得無可指責,他們做了自己能做的;對這個小姑娘,我覺得不忍苛責,她很可能是真的嚇到了,如果她沒有這種生活經驗的話。


我也不想討論“門當戶對”、“鳳凰男”、“上海傲嬌女”之類的話題,我以我個人的生活經驗就說一句:門當戶對在大多數時候是對的,多美好的愛情最終都是普通的生活,最初的衝動能不能支撐著走完一生,您自己看著辦。


其實我倒是想說說另外一個問題,基本跟這件事不太搭界,即為什麽我們的農村、甚至我們的社會都呈現一種粗糙的樣子。
我再重複一遍,我真的算是走南闖北,在國內自駕車的曆程不說有十萬公裏,八萬公裏絕對隻多不少,見識過優雅古老的村鎮、也走過鳥不拉屎的荒村;我個人的經驗告訴我,在大陸的農村當中,除了比例很小的例外,大多數農村生活粗糙、肮髒、雜亂、無序,完全沒有美感與舒適。


整體水平上最好的自然是江南水鄉的村鎮,由於經濟發展與人文傳承,有些地方在開發旅遊或者其它名目下,確實呈現出相當好的樣子,在外表上甚至不遜於歐洲、 日本以及美國的南部農業區的好地方,但如果您去過上述這些地方您就知道,在實際的生活中,那種粗糙還是時不時顯露出來。北方農村的髒亂差就不說了,您都不 用太遠,開車往北京遠郊走都能找到例子。
缺錢?這個確實是最大的原因。但我依然住過那種幾件大瓦房窗明幾淨,院子裏還有瓷質的、工藝拙劣桌椅的房子,看上去都不錯,就是還要去那種四麵漏風、地上 一個塊兒水泥板開個長方形的廁所。院子裏那套落滿灰塵、完全沒用的瓷質桌椅,大概可以讓他們弄個稍微像樣的廁所了吧?可人家就是不弄。


還有另外一種粗糙。


汶川地震三周年,我被請去看汶川重建的喜人景象。看完地震遺址之後去看新建的居民小區與小鎮,當時我就驚了:這他媽是什麽?白牆黑瓦?馬頭牆?這他媽不是 徽派建築麽?我在四川腹地看到了一大片新建的徽派建築!天呐,設計這玩意兒的人審美與智商是被狗啃過麽?這難道不該建當地風情的東西?


當然,您非要說這也是中式建築我也不能說什麽,當地對口援建的地區正好是徽派建築盛行之地,習慣性拿來先用上也不能說完全有問題。不過您想想看,任何一個 腦子還正常的人都知道建築的地域性與特色,這真說不上是個好理由,尤其是當地還要開發旅遊,別人千裏迢迢過來除了憑吊遇難同胞,總要看看當地的風土人情 吧?您給他們看一大片徽派建築?不知道這是怎麽想的。聯想到我們的城市越發的千篇一律,越發的熱衷建設各種假古董,這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兩種粗糙其實是一種狀態造成的:審美缺失。前者是對於精致毫無感受,是一種麻木的生活;後者是對於什麽是美從未真的理解,隻是知道幾個符號化的東西,就 像滿街掛中國結一樣。順便說一句,當年北京在陳希同治下時,好多樓都有個大個兒綠琉璃瓦帽子,那就是他的審美,他覺得那玩意兒就是中國風。


這種審美缺失甚至讓我們不太能理解一些好的東西,比如說被叫做“巨蛋”的國家歌劇院、“鳥巢”、“水立方”,甚至“大褲衩”的央視都可以說是建築的傑作。一方麵是審美缺失,沒人教我們什麽是美;一方麵由於對主導建設者的不滿,這些建築一直被吐槽挖苦。
為什麽會如此?傳承。我們的傳承斷了,實際上是我們的文化斷了。


文化這東西對於普通人是個生活在其中,並且潛移默化的過程。我生長在北京,北京是什麽?北京是四合院、是天棚肥狗胖丫頭、是幽深胡同裏的槐花、是二環路位 置上那道世界上最宏偉的城牆,沒有了這些,您讓我怎麽感受自己在一個傳承不休的文化當中?我怎麽可能通過每天行走在其中體會屬於自己文明的美、然後接受外 來的美並同時欣賞與融合?沒有這個環境,也就沒有了這個課堂。


最終,我們就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向下走不能理解精致與優雅的生活,有錢也不行;向上走隻能認識幾個最明顯的符號化的表現形態,就像隻會拚音就想寫文章的孩子。


我個人最喜歡京都、巴黎、羅馬這樣的城市,你可以在每個轉角發現自己與前人同在。如果您是普通人,對於審美並無特殊感受,也可以從中學習到美的標準,如果 您敏感的話,能夠為這個文化增加一些什麽東西。話說我坐在巴黎街頭特別容易就能分出巴黎人與旅遊者,哪怕旅遊者沒穿衝鋒衣,美國人那份粗俗都寫在臉上呢。 在京都……算了,這個就不說了,免得挨罵。
所以,這是個悲傷的故事。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