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第一個百萬(人民幣)時,不到30歲,那時國內人均收入不過兩三百/月,覺得一世夠用了。也”讀“懂了複利的“道理”,

(引號為強調,意思是隻是書麵理解),於是信心滿滿地投入了股市。然後就趕上了亞州金融危機。因為錢是工作賺來,不是投資積累起來的,完全不知道如何應對,大概四五年後,隻拿回一兩萬美金。

第二次賺到百萬(美金)是次貸危機時倒騰房子,這次來自投資,這個積累過程也包含投資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之後的增長確實快得多,因為又趕上了疫情黑天鵝。

我的經曆令我對投資的理解與其他人不同,我認為原始積累的第一筆錢很重要,因為它包含著經驗的積累,這些積累會左右之後的財務決定,正確的財務決定才能維係財產持續增長。

我想說的是,按複利原理,當然是投資的時間越長越好,第一筆錢越多越好。隻是,這第一筆錢的來源,也會影響結果。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