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1%的家庭Networth看起來不那麽難

本帖於 2025-01-12 17:16:16 時間, 由普通用戶 吃一塹長一智啊 編輯

周末挖坑。。一直想著躺平,但是又想說會不會躺平之後家庭的NW就下降太多?就找了一個計算器算了一下。如下表所示,第一欄是age bucket;第二欄是top 1% household NW (incl. house equity);第三欄是用於compounding計算的年數(假設30-34這個年齡段作為起點,之後每個年齡段增加5);第四欄是假設不追加任何投資的情況下,僅僅從$2,636,882.00 這個起始金額來計算,達到每個年齡段1%的threshold需要平均年華多少收益率。幾個得著:

1. 即使什麽投資都不追加,保持同等的percentile還是相對容易的。比如最難的是從30-34 到35-39,這5年需要平均12.451%的收益率。如果按照過去幾年的SP500,可以什麽都不做的情況下,也可以達到。保持家庭淨資產的percentile沒有我想象中那麽難。

2. 越到後麵,平均下來的annual return要求就越低。說明a. 活得久比什麽都重要;b. 越早積累財富越重要,不管什麽途徑,搞房子也好,炒個股也好,拿父母的錢來投資也好,越早達到1%後麵就越容易。之後可以不那麽折騰了,好好生活,投資方麵即使什麽都不追加,按照股市10年長期持有平均8%+,就可以維持在相應的家庭淨資產percentile裏麵。

3. 投資房子的小夥伴即使什麽都不折騰,即使付清了所有貸款,產生的淨現金流用來生活,然後房子長期持有10年+平均每年3%+的增值,即使不能維持在1%的區間,我簡單計算了一下,也就是最多掉到前3%,對生活影響也不大。

4. 當然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每年的threshold都在變高,即使這樣,隻要保持金錢投在抗通脹的資產裏(比如股市大盤,好地段的房子),我看這些規律大差不差。

ps 我用1%作為example,因為隔壁投壇總是再討論這個threshold,用其他的percentile,估計大差不差(自己選一個想要達到的percentile作為目標,盡快達到,然後就可以安心躺平,享受生活,Coast FIRE LOL)

Age Top 1% Net Worth #YearsofCompounding AnnualReturn(%)
18-24  $              653,224.00 NA NA
25-29  $           2,121,910.00 NA NA
30-34  $           2,636,882.00 0 Time(0)
35-39  $           4,741,320.00 5 12.451
40-44  $           7,835,420.00 10 11.506
45-49  $           8,701,500.00 15 8.285
50-54  $         13,231,940.00 20 8.399
55-59  $         15,371,684.00 25 7.306
60-64  $         17,869,960.00 30 6.586
65-69  $         22,102,660.00 35 6.263
70-74  $         18,761,580.00 40 5.028
75-79  $         19,868,894.00 45 4.590
80+  $         16,229,800.00 50 3.701

所有跟帖: 

對年輕人你這個要求太高了 -矽穀碼工頭- 給 矽穀碼工頭 發送悄悄話 矽穀碼工頭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18:29:43

矽穀high tech工作25歲左右入職,趕上最近幾年的股市和房市,35歲不到5mil以上的不少 -吃一塹長一智啊- 給 吃一塹長一智啊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19:19:47

要求太高啊,需要在這個年齡,必須是在矽穀,必須是High tech,又是在這幾年股市和房市裏麵有資金並且積極參與的人 -米奇的廚房- 給 米奇的廚房 發送悄悄話 米奇的廚房 的博客首頁 (96 bytes) () 01/13/2025 postreply 05:58:20

40歲以前要達到每年都是1%比較難,以後如果收入不錯,投資合理應該還可以的。 -米奇的廚房- 給 米奇的廚房 發送悄悄話 米奇的廚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18:34:35

就是感慨下複利的威力真的大,盡早達到percentile的目標,然後不折騰保持就行 -吃一塹長一智啊- 給 吃一塹長一智啊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19:15:29

都1%了,也都不是躺平的主兒。咱聊點努力進取,跨越階層的行不 -攀攀媽的房產經- 給 攀攀媽的房產經 發送悄悄話 攀攀媽的房產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18:37:00

慚愧慚愧,可能burnout了,天天想著躺平了lol -吃一塹長一智啊- 給 吃一塹長一智啊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19:13:39

如果房地產淨值和SP500股值相同,哪個會更容易保持1%? -QinHwang- 給 QinHwang 發送悄悄話 QinHw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19:25:20

這要看房子在哪個地區。加州差不多的區肯定能啊。 -矽穀碼工頭- 給 矽穀碼工頭 發送悄悄話 矽穀碼工頭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19:30:52

投資房子可以比較短的時間內通過主動的勞動積累財富,達到percentile的目標後可以選擇不折騰,回報率可能不如大盤 -吃一塹長一智啊- 給 吃一塹長一智啊 發送悄悄話 (393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20:06:10

我不懂為什麽要糾集那個百分點,要是落在了1.1%又如何 -徒勞- 給 徒勞 發送悄悄話 徒勞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19:37:42

就是一個example,沿用投壇裏大家都用的標準lol -吃一塹長一智啊- 給 吃一塹長一智啊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19:57:48

躺平哪裏來的12%的回報,還不都是自己折騰,不管是炒股還是做VC -檸檬椰子汁- 給 檸檬椰子汁 發送悄悄話 檸檬椰子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19:40:14

如果活到70+,平均每年5%,35歲之前賺的錢放在大盤裏不動就可以了,其他賺的錢不需要繼續投資,隻用於生活~ -吃一塹長一智啊- 給 吃一塹長一智啊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19:58:48

所以40多歲的12%什麽意思? 就是說維持40歲在1%很累,需要12%,但是躺平到70多歲到達1%很容易,隻要5%? -檸檬椰子汁- 給 檸檬椰子汁 發送悄悄話 檸檬椰子汁 的博客首頁 (36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20:50:11

就是你說的。。看什麽時間節點來看;如果要一直保持1%,開始比較難,後麵越來越容易;但我個人覺得沒必要一直1% -吃一塹長一智啊- 給 吃一塹長一智啊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21:04:32

今天剛買的豆腐看來吃不上了 -慘白的天使- 給 慘白的天使 發送悄悄話 慘白的天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5 postreply 21:30:51

我有第一個百萬(人民幣)時,不到30歲,那時國內人均收入不過兩三百/月,覺得一世夠用了。也”讀“懂了複利的“道理”, -守月- 給 守月 發送悄悄話 (941 bytes) () 01/13/2025 postreply 06:44:16

如果父母直接給第一筆錢會如何? -HappyWed- 給 HappyWe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3/2025 postreply 08:59:20

不知道,我隻知道如果我父母給我一筆錢我肯定也一股腦敗光了,還不比敗自己掙來的錢那麽心疼。哈哈 -守月- 給 守月 發送悄悄話 (356 bytes) () 01/13/2025 postreply 09:33:3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