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kien公認的是隻寫了5本書,The Hobbit, The Lord of the Ring: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The Two Towers, The Return of the King,和The Silmarillion(一般你買的話,會是一個Band打包推薦給你),這個跟金庸小說一樣,我們會說是飛雪連天射白鹿那14本,至於別的那些編了再編的,看看無妨,就不是原汁原味。
你這裏的Luthien就非常典型。
你看見出版商沒騙你了,Edited by Christohper Tolkien。這是Tolkien三個兒子裏的老三。這個家夥,就靠修訂他爸爸的書混飯吃。Tolkien最開始的Hobbit最初的模板就是給孩子們講故事(他是家庭型爸爸),所以裏麵帶了很多小孩子的口語和俚語,病句錯字連篇,是他故意模仿小孩子說話造出來的。但是出版商校訂的時候,認為是他不小心寫錯了,所以每次都很仔細地修訂,然後他就隻好再給修回去,然後出版商再糾正,他再改(如此反複再反複很多次),他自己承認195X年在美國發行的版本他沒有來得及做做後的修正,很遺憾。
這5本裏,最沒名氣的應該就是Silmarillion(你提到的這個故事是這本書裏的應該),我記得首版是Tolkien去世4年之後了(197X?),也就是已經是Christohper Tolkien的版本(我看到有懷疑說是Christohper Tolkien給續完的,我理解跟高鶚續紅樓差不多吧),我不是說不好,但是我能看出來文字是不一樣的,字裏行間沒有那種貌似不經意的靈氣。
我說這種是少兒讀物因為他的確是少兒讀物,不是Allegory(which the author may not have recognised),隻是中國人讀書習慣解讀分析,非要看出點什麽,認為作品有多大深意,歸納個中心思想,然後升華一下,我自己是覺得沒什麽必要,不過各人喜歡,我覺得也無所謂。
所以我一直說,這就是歐洲人的武俠。說到愛情故事,你看蕭峰和阿朱的故事會不會蕩氣回腸甚至掩卷淚成行?估計很多人會,為什麽上麵沒文化說他讀Aragorn會激起那種英雄情懷?他當然應該會,不會是不正常的。這就是這種書的意義。再多,我認為是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