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明白沈銓畫為何會在日本特別受鍾情

來源: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2022-07-05 12:52:5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38729 bytes)

沈銓(1682—1760),字衡之,號南蘋,浙江湖州市德清縣新市鎮(一作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人。少時家貧,隨父學紮紙花等手藝,故而對花草、動物、禽鳥的結構比較了解。後拜胡湄為師,成為胡湄入室弟子。20歲左右離開其老師,從此專心繪畫,並以此為生計。《浙江省人物誌》記載:“其畫遠師宋代黃家畫派,近承明代呂紀善繪花卉禽獸,工致精麗、賦色濃豔,極盡構梁之巧。注重寫實,畫風謹嚴工細,造型準確生動。”

沈銓畫的藝術風格為設色妍麗,工致精麗、賦色濃豔,極盡構梁之巧。同時注重寫實,畫風謹嚴工細,造型準確生動。雍正九年(1731)應日本天皇之聘,沈銓偕弟子鄭培、高鈞等東渡日本,曆時3年,形成了“南蘋派”寫生畫,深受日人推崇,被稱為“舶來畫家第一”,自此對日本國畫壇影響深遠。和中國一樣,日本也獨尊儒術,以儒家作為主流。沈銓的繪畫風格,與這一主張相吻合。沈銓通過自然靈巧的構圖方式,讓整個畫麵富有生機,借助了對大自然各種物象的描繪,融合自身對繪畫藝術的感悟,然後進行繪畫的再次創造。沈銓在日本還收了唯一嫡傳的弟子、日本南畫先驅、長崎畫派之首熊代熊斐。雍正十一年(1733年)9月,沈銓歸國,時年51歲。當時清帝國已定鼎近百年,政局穩定,人心安定,經濟繁榮,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沈銓歸國後聲譽大振,傳至京城,朝廷便下旨命沈銓作畫上貢。

乾隆七年(1742年),沈銓作《花蕊夫人宮詞意》受到好評,迎來了他創作的高峰期。沈銓在日本遊曆兩年,使他的繪畫技藝得以突破。沈銓除為宮廷創作了《花蕊夫人宮詞意》外,還陸續為宮廷創作了不少吉祥寓意之畫,由此沈銓及弟子童衡在中國畫史上亦被稱為宮廷畫家。沈銓晚年寄居於蘇州,依然孜孜不倦地致力於書畫藝術研究。本文所附的沈銓款鬆鹿圖(局部)乃為沈銓在乾隆丙寅年時所作。

沈銓傳世作品有:《五倫圖》、《柳陰驚禽》、《秋花狸奴圖》、《盤桃雙雉圖》、《鬆鶴圖》、《梅花綬帶圖》、《鶴群圖》、《鬆鹿圖》等。

圖一,臨摹14世紀日本畫軸的款名為“夏山”的雙鹿圖(圖片來自網絡)

     

圖二,本人收藏的沈銓款鬆鹿圖(局部),作於乾隆丙寅年(1758年)。

(因照片攝於鏡框內的作品,受表麵玻璃反光影響,故所傳圖案有些不清,請讀者諒解。)

通過對上述二圖片進行簡單地比較,我們顯而易見地會認為沈銓嚴謹的工筆及寫實的畫風的確會令人敬仰、崇拜和喜愛。而對比當時日本人之前的畫風(上圖一),無疑沈銓之“南蘋畫派”作品更會給人帶來新穎的逼真和寫實的風格,從而在當時就理所當然地會被日本人推崇,也為後世的收藏家們追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你收藏了好多寶貝,日本人對鹿和鶴情有獨鍾。 -核桃小丸子- 給 核桃小丸子 發送悄悄話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5/2022 postreply 15:01:38

說明日本和中國的文化有相似之處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給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發送悄悄話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6/2022 postreply 05:39:24

畫風謹嚴工細,造型準確生動——這個標準比較世界性,我想可以算是通用公式,隻要能做到極致在哪兒都會受歡迎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5/2022 postreply 21:35:47

說得精辟呢!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給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發送悄悄話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6/2022 postreply 05:40:1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