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生們對語言的誤解

理工生們常把在專業領域裏養成的語言習慣運用於日常生活的非專業領域。比如,說到能量,他們會想到可以進行定量計算因而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各種物理能量;說到力,他們會想到牛頓力的計算;說到張力,他們會想到胡克;等等。之所以會這樣的一個原因是相關詞匯在自然科學的領域裏有著明確的定義或精準的計算公式,因而即便在學習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之前已經接觸過那些詞匯,一旦學了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之後,便會產生“哇,原來這才是這些詞匯的真正意思”的豁然領悟的感覺。

理工生們能夠精準地掌握自然學科中的各種詞匯原本是件好事,但也往往會產生一些副作用,那就是他們在非自然的社會人文領域裏的詞匯反而相對減少了,甚至看到非理工背景的人們將自然科學中有著定量意義的詞匯以非科學的形式運用在社會人文領域裏時會覺得很別扭,甚至對之公開表示由衷的鄙視。比如,當有人說一篇抒情散文中的某個詞匯的運用可以增加語句的張力,或有人提到社會上的正能量及負能量,或有人說某人甲的言行舉動對某人乙具有磁力,或者說某個場景壓迫了另一個場景,等等,常會使很多理工生們感到不以為然甚至困惑。相應地,當他們自己需要對相關的情景進行描述時,他們自然就不會去使用那些被非理工背景的人很自然地使用的某些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有特殊意義的詞匯,於是他們不得不試圖用在他們看起來更具有科學精準性的語言來描述一些社會人文的情景,結果便使得理工生們討論社會人文的文章常會仍然帶有明顯的理工科論文的風格;而不具理工背景的人寫出的社會人文文章就相對地顯得更灑脫豪放。

實際上,理工生們以自然科學的語言習慣對社會人文領域裏的語言使用的苛求常是一種誤解,因為在西方文化中,諸如能量,力,張力,壓迫等等的詞匯早在現代科學產生之前就已經被普遍使用。是自然科學在這些詞匯的基本意思的基礎上對之賦予了具有一些定量關係的特殊意義,而不是非理工領域的人誤用了那些科學的詞匯。以能量為例,那是在具有定量意義的能量守恒定律產生之前多少世紀就有的概念。牛頓定律更是在原有的不具定量意義的抽象力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而另一方麵,非理工背景的人對於一些在自然科學中已具有精準的定量意義的詞匯的科學含義之缺乏了解同樣會造成他們閱讀理解具有一些自然科學背景的書籍的困難。

講中文的朋友們或許會說這是因為中文裏與自然科學有關的諸如能量等詞匯是隨著西方自然科學一起引進的,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其實不然,即便在英語文章裏,具有理工背景的作者與非理工背景的作者的文字風格也常會有明顯的不同。

理工科生與非理工科生們在語言上的相應的隔閡有時會造成彼此之間的誤解,而這種誤解的一個比較具有實際意義的後果便表現在哲學的領域裏。從網上的討論中可以發現,那些過於拘泥於自然科學語言的人很難適應一些以文學手法來論述的哲學文章,甚至會追究那些文章中所謂定義不明確的問題;而那些缺乏科學背景的人又不易理解很多具有科學內涵的文字的意義。中國傳統國學界以及現代的理工生們帶有各自背景特色的對於《道德經》這本具有深刻自然與人文內涵的經典的不同角度的誤解便是上述兩種缺陷的一個典型的例子。當然,人們可能會問:不具現代自然科學知識的老子為什麽會對自然有著文科生們難以理解的獨到認識?答案其實很簡單:什麽事都會有特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