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高伐林關於人工智能的新文

來源: 慕容青草 2017-11-15 10:22:5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36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慕容青草 ] 在 2017-11-15 10:37:5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海外華人明鏡出版資深社編輯高伐林先生今天貼出題為“比起人工智能,人在邏輯上確實甘拜下風”的文章。

高先生的文章如其一貫的風格比較冗長,這裏僅指出他那篇文章的兩點致命傷:

1)老高將計劃經濟與yy經濟對立起來。這是 國過去的教育中的兩分法的痕跡。其實,黑格爾的辯證法說的是對立的統一,而在過去 國的實際教學中,往往強調對立,忽視了統一。當然,這與黑格爾的哲學論述自身的缺陷也有關。

老高指出的AI對計劃經濟可能起到的作用帶給老高的啟示應該是計劃經濟與yy經濟的結合。但是,老高隻看到兩者的對立。而沒有看到兩者的結合; 

 

2)老高之所出現上麵的第一個問題倒也不完全是因為沒學好黑格爾的辯證法,而是因為老高沒有認識到AI剛剛進入寒武紀,或者說今天的AI隻是剛剛睜開眼晴(搞曆史出身的老高一定了解寒武紀與眼睛的關係。)。所以老高才說‘以“無法計算” 瓦解公有製計劃經濟理論的米塞斯,邏輯上其實為人工智能計劃經濟預留有邊窗後門——果若算力足夠,爾等不妨一試。’ 

老高或許會說AI連人臉都能識別了, 國已經用刷臉來收錢消費了,怎麽能說是剛剛睜開眼睛呢?答案是,今天的AI 對它所看到的對象的反應是需要人來操控的。AI如果要達到老高所說的“果若算力足夠”那就是需要完全自主地去收集收據------因為,盡管AI能處理的數據夠大處理速度夠快,但是它的處理受製於人類對數據的收集,而計劃經濟之缺陷的一大根源在於數據收集上的偏頗。 

但是,如果AI能夠自主地深入到人類社會的各個角落去收集數據並監督運作(計劃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麵是強迫整個社會按計劃運作)時,你認為這個世界的文明還能叫做人類文明嗎? 

所以,在這個世界仍然還是人類文明的時候,AI對數據的收集是不可能完全自主的,而是要依靠人眼來補償它的不足的。這也決定了盡管AI可以幫助強化經濟的xx性(其一個重要的表現便是On demand的貨存量),但不可能是完全的xx經濟,其一個重要原因是AI不能高度合理地幫助強化執行中央製定的經濟計劃。 

從哲學上來說,這又回到亞裏士多德兩千多年前的老話題,那就是Organon與Canon的區別。康德曾對此進行過深入的討論,這裏就不贅述。具體到這裏的討論,可以說AI的強處是它運用Canon的能力,但是它在Organon方麵的能力是有限的,是需要人類幫助的。除非哪天AI控製了地球,人類成為AI的奴。隸。,那時或許AI可以按照老高所說的“果若算力足夠”來進行完全的計劃經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好不容易將全文基本貼出來了。。。文中的個別地方需做特殊說明如下: -慕容青草- 給 慕容青草 發送悄悄話 慕容青草 的博客首頁 (354 bytes) () 11/15/2017 postreply 10:41: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