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君這麽說,本藩就不能同意了。

回答: 英語和古文沉思王2009-07-11 21:55:35

先說二,語言本身的特點,和國運的盛衰聯上,隻能說於史無證。法語德語都有比英語更加精密的地方,曆史影響卻比英語小。

再說一,英語文學所產生的美好作品,至少從十八世紀以來,遠遠超過中文作品。

前幾天還和一個網友說起,看看吉本,洛克,約翰遜,亞當斯密的文章,就覺得施愚山趙鷗北像是關在籠子裏的幼兒園小朋友。

說近的,就是印裔作家裏的內保爾和拉什迪,本藩覺得,五四以來好像也沒什麽人寫過更好的散文作品。當然這不是說白話文不行,隻是白話文太年輕了。

健君對英語的反感,也許有點意氣用事吧。

所有跟帖: 

對於文化方麵的成績,自己要有信心,但也需要學習交流 -沉思王- 給 沉思王 發送悄悄話 沉思王 的博客首頁 (1057 bytes) () 07/12/2009 postreply 02:35:2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