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萬花筒】我的舌尖上的瑞典

前文鏈接:【瑞典萬花筒】話說超越富豪汽車的瑞典“第一國寶”

到了斯德哥爾摩市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位於騎士街區Riddaren的美食大廳-Ostermalms Saluhall。按圖索驥,一陣疾走後,我置身於一個1888年矗立起來的輝煌菜市場中,我發覺,這個網紅地標完全不讓人失望。

從外麵仰望-古典大氣的Saluhall的紅磚外牆上,裝飾著精美古樸的塔樓,好似一座城堡;在內部踱步-每個攤位的藍色木雕與玻璃頂的棗紅鑄鐵相互交織,散發著華美典雅的氣質。

當然,最讓人興奮的是那些像藝術品般陳列的農產品、海鮮和美食。你從容地在人聲鼎沸的菜市場穿行,優雅地和商販討價還價,沉浸在最撫凡人心的人間煙火氣中。這樣的畫麵和百年前的某日,似乎沒有什麽不同。

在接下來的一周裏,我好像時時處處都在觸摸著瑞典的曆史和文化,就連吃飯也是這樣。這菜吃著吃著就品出了風情,這湯喝著喝著就嚐出了乾坤。不信,我帶你在瑞典的食前方丈轉悠轉悠。

肉丸子(Kottbullar)

去Ikea采購時,一定會在他家的餐廳歇歇腳,來一盤物美價廉的肉丸子,暖胃又暖心。怪不得在瑞典,這款菜肴有個專有烹飪詞匯-husmanskost,意為“舒適食物”或“房主之餐”。每個瑞典人都會發誓,他們祖母做的肉丸是最棒的。因而,在斯德哥爾摩旅行期間,我自然沒有錯過一切可以品嚐這道瑞典頭號美食的機會,那怕是早餐。

聞名遐邇的瑞典肉丸,以混合的豬牛為主,常配以土豆泥、越橘醬肉汁醬、酸黃瓜和豌豆碎。富有層次的營養成分,相互成就的口感刺激,使其成為餐桌上的一首美妙樂章。那畫龍點睛的紫色越橘醬,便是交響樂中輕快、幽默、典雅和風趣的小步舞曲。

早先的肉丸子屬於典型的農民風格菜肴,旨在讓農民弟兄能夠挺住每日漫長而艱辛的體力勞動。如今的肉丸已然是瑞典名義上的“國菜”當年絞肉機的問世,對其走入千家萬戶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無疑,這是技術革新推動生活變革的一個範例。  

 越橘(Lingonberries)

 前麵提到的和肉丸混搭的越橘醬,我必須囉嗦幾句。因為,越橘在北歐的料理中特別流行。

我在哪裏遇到越橘的呢?想起來了,那是在斯德哥爾摩市的幹草廣場(Hötorget Square)。當時,我隻是好奇地在菜攤旁東張西望,中東人模樣的攤主笑盈盈地迎上我,用不像中文的中文和我搭訕。好吧,買點啥。於是,我買了盒越橘。把一顆晶瑩的小紅果塞進嘴裏,酸酸澀澀苦苦甜甜,說實在,不太好吃。

在瑞典,越橘果醬是傳統的瑞典肉丸、馴鹿和麋鹿排的經典搭檔;越橘果脯也通常是肉丸和土豆煎餅的配料;用越橘汁浸泡煮熟的梨,是聖誕節的一道傳統甜點-越橘梨(lingonpäron);當糖仍是奢侈品時,將越橘漿果整個放入水瓶中保存,據說可以治療壞血病;此外,越橘果汁越橘冰沙、越橘糖漿、越橘利口酒…總而言之,越橘everything就對了。

瑞典國家博物館的一幅越橘靜物畫,一盤胭脂紅色,透亮亮的。 

肉桂卷(kanelbulle)和Fika

話說初至北美逛大Mall時,我忽然被一家香氣撲鼻的肉桂卷店吸引,忍不住上前點了一份。衝著女人發髻般的肉桂卷,我一口咬了下去,那高濃度的香味和甜味頓時把我鎮住。看看身旁那些沉浸在“香甜幸福”中的“本土人”們,我不禁有些絕望。不誇張地說,從此,我對肉桂卷敬而遠之。

在瑞典,你會常常聽到“Fika”這個詞,也就是指忙裏偷閑,大夥兒一起喝一點、吃一點並聊一點。Fika是瑞典文化的代表。沒有限定時間,是它與英式下午茶不同之處。在Fika時光,肉桂卷總是處在C位的那個甜品,是瑞典人民當之無愧的“國民美食”。最早把肉桂從斯裏蘭卡引入歐洲的是羅馬人,最早把肉桂加入糕點的卻是一戰後的瑞典人。每年10月4日,瑞典甚至還有一個官方節日-肉桂卷日(Kanelbullens Dag)。

此次瑞典之行,我終於同肉桂卷和解了。我的秘密武器是一麵吃肉桂卷,一麵喝濃咖啡,兩者對撞,竟迸出了火花。

 

 瑞典薄餅(Knäckebröd)

在瑞典的夥食裏,無論是讓你吃到飽的包肥早點,還是高CP值的大排檔午餐,或是朦朧浪漫的燭光晚宴,你都會不經意地與它相逢-又脆又薄的黑麥圓餅。關鍵是,它的中央有一個圓孔,像銅錢那樣。圓孔所為何來?這是我第一次品嚐它時的念頭。

在世上最古老的露天博物館-斯德哥爾摩Skansen公園參觀時,一位從時光隧道穿越而來的幫廚小哥兒,為我們講述了帶孔薄餅的前世今生。

在瑞典寒冷貧瘠的氣候下,有一種倔強生長的穀物-黑麥。1500年代初期,瑞典人就用未篩過的黑麥粉烘烤出有洞的瑞典薄餅。人們把薄餅經過當中的洞洞,穿在長木杆上,懸掛在爐子上方晾幹。這樣,幹糧就能免受潮濕和害蟲的侵擾,得以長期儲存。

瑞典作家 Olaus Magnus(1490-1557)在撰寫北歐曆史時寫道,薄餅“在孩子出生時烤製,它可以保存得很好,直到孩子訂婚那天都不會發黴。Knäckebröd,曾經伴隨著瑞典人度過了數百年的漫長嚴冬。如今,因其健康價值和傳統色彩,依然是當代瑞典人每日三餐中不可或缺的家常主食。

 

肝醬(Lever Pastej)

日常食用吐司時,我會抹上點花生醬或藍莓醬,我發現瑞典人則吃得更花哨些。他們會在脆麵包片上,放一塊肝醬,塗抹開來,再配上酸黃瓜、醃甜菜、生洋蔥炸培根和一點蒔蘿。一款簡單的開放式三明治立馬搖身一變,升級為貴族版本。

法國的鵝肝醬是和鬆露、魚子醬並列的“西方三大珍饈”。旅店提供的一定是庶民的改良款啦。它一般是把細碎的豬肝或雞肝,加上能夠產生絲滑柔順口感的油脂,及個人喜好的香草、酒品等烘烤而成。

肝醬是北歐人喜聞樂見的早點抹醬,被丹麥人列為麵包的首席topping。我與其接觸的時間尚短,說不上有多大的驚喜,也沒有要拒之門外的情緒,習慣就好。

十八世紀的Best Western Hotel Bentleys是一水兒的古斯塔夫時代的裝飾,在敞亮氣派的中庭就餐是令人心情舒暢的體驗。令人食指大動的早餐中,有木有見到肝醬?我當時拿了一塊肝醬放在盤中,隻當是蛋白了,沒有意識到其塗抹功能,汗!(¬ω¬)

一方土養一方人。16世紀的瑞典人餐桌(瑞典國立博物館),折射了當時北歐飲食文化的一個瞬間。

Ice Bar喝一壺,這可是Rick Steves的推薦噢。

斯德哥爾摩的第一餐。

作為國際都市,這裏當然也不缺少世界各地的美食。

頂樓的日餐雖然乏善可陳,但夕陽下的斯德哥爾摩都市則秀色可餐。

老城Gamla Stan的意餐被我風卷殘

“熊貓餃子館不錯,可以去嚐嚐。”我的中學朋友微信力薦。我瞬間發給他一張圖片,“老兄,正在吃餃子,第二頓了(*^_^*)”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看了下圖片,再H?torget Square應該是紅加侖 r?d vinb?r, 瑞典花園很常見的灌木叢小漿果。 -SE100- 給 SE100 發送悄悄話 (49 bytes) () 01/21/2025 postreply 13:14:20

謝謝您的補充。 -XQQ- 給 XQQ 發送悄悄話 XQQ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3/2025 postreply 20:50:02

越橘是不透明的,很瓷實的紅果子,森林裏有。 -小棒棒- 給 小棒棒 發送悄悄話 小棒棒 的博客首頁 (493 bytes) () 01/21/2025 postreply 22:22:46

一看您寫得就特別到位。我隻是“浮遊”,但特別理解您的感受。謝謝。 -XQQ- 給 XQQ 發送悄悄話 XQQ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3/2025 postreply 20:47: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