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煮藝】木樨肉

來源: 2020-07-05 11:25:0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溫馨煮藝】木樨肉 

 

之所以菜名用“木樨肉”,而不是最常見的錯誤版本“木須肉”,是有還本溯源的用意。

木樨肉是北方名菜,其具體的起源還有待考證,木樨原本指的是桂花(木犀屬),以前老北京忌諱一些詞匯,比如:生、死、蛋、雞等等(據傳與太監有關);而“雞蛋炒肉”裏麵的炒雞蛋看上去極像黃白相間的桂花,所以取名為“木樨肉”。由於讀音的連續性以及書寫的方便,後來大部分都稱之為“木須肉”了。木須肉已是“訛傳”,其他的“苜蓿肉”、“目須肉”、“木需肉”等等就更是不負責任的以訛傳訛了。

北京的做法是:除了雞蛋和肉,還要有黑木耳、黃花兒菜(金針菜)和黃瓜片;

山東孔府菜的做法是:要有黑木耳和玉蘭片;

山西的傳統做法是:要有黑木耳、蒜苗和玉蘭片。

木樨肉在我的記憶頗深,除了其色彩豐富外,也是那時候有肉有蛋營養豐富的硬菜,不失為一般老百姓偶爾吃得起的好菜之一,那時的餐館大都有這道菜賣;現在的餐館卻基本難以見到了,究其原因估計其一是價格。

木樨肉在老北京人心裏,即便是物質豐富的現在也會時不常兒的顛一盤兒解解“饞”。

老北京的木樨肉講究的是用略帶肥邊兒的瘦肉切片兒;雞蛋不必打得過勻,炒出黃橙橙隱約見白的稍大塊兒;炒好的木樨肉黑、黃、白、紅、綠相間,口感軟、嫩、滑、爽、脆,鹹淡適口、濃香四溢。

木樨肉也是我家保留菜之一,至今還依稀記得父親的木樨肉,恍惚就在眼前……,口涎欲滴……。

 

 

 

 

材料:

 

豬瘦肉:200克

雞蛋:5隻;

黑木耳:10克;

小蔥:1~2根;

黃花菜:10克;

黃瓜:1根;

水澱粉、花雕酒、鹽、生抽、白糖:適量;

 

做法:

 

黑木耳、黃花菜提前溫水泡發,洗淨;黑木耳擇大片、黃花菜去蒂改刀;

豬瘦肉最好選帶肥邊兒的、切稍大片兒,用少量食鹽、花雕酒、胡椒粉、水澱粉抓勻醃製幾分鍾; 

黃瓜去頭、去跟,切菱形片;小蔥切蔥花;

起鍋油稍寬,將打散的雞蛋液滑炒成熟,不要鏟得太碎,保持比較大的塊兒,盛出;

就原鍋加適量油,大火下入醃製的肉片滑散,加入黑木耳、黃花菜翻炒,待肉片成熟加一點生抽、鹽、白糖調味;

然後下入黃瓜片翻炒幾下,下入炒好的雞蛋,翻炒均勻,淋一點明油即可出鍋裝盤。

 

小貼士:

 

1、此菜用油要適當寬一些,特別是炒雞蛋,油太少了不好吃;

2、此菜屬於大火快速成熟的菜,肉片要嫩;黃瓜片下鍋不可炒製太久,以免出湯兒甚至失去爽脆的口感。

 

 

 

本文在博客的地址: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234/202007/5010.html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