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技術和技術一樣,係統地學一下更見效 。如果可能,參加幾個培訓。如果沒機會,讀幾本書也行。係統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應用學到的知識,同時還可以推而廣之。就像我們學了1+1=2 之後,100+200=300 一看就知道。
如果我是你們的老板,我也會賞識B:在美國公司做管理,成功的前提是其所作所為是為公司著想。公司賺了錢,管理會升職長薪,獲名獲利,一步一步向上爬。B可以幫你的老板獲名獲利。如果你的老板準備退休,B是一個很好的接班人。
具體從主貼中所說分析:B非常有管理經驗,技術上很強,這是基礎。
1. 雖然遠程工作,他和我們部門很多人建立了好的人際關係。這是做個好管理的核心技術之一。
2. 我們這個大項目的Project Manager很不給力。B主動offer了PM方麵的幫助。 因為擔起了PM的助手,他被拉進一些關鍵會議。由於他的能力,得到了很高的visibility,甚至他被拉去高層會議。後來PM換了一個給力的,B回到他本職的developer 工作。 但他的名聲在外,大家都知道他很能幹。 我老板尤其賞識他。他從幫助PM開始,一步一步地顯示了自己的管理能力,獲得了老板的賞識。
3. 他在外麵上一個executive level的 課程,要做一個project,問我他能不能和我老板談談,把一些digital transformation 的想法在我們公司嚐試。新的想法,行話叫做initiative。從市場推廣的角度來說, 一個公司,如果沒有不斷地更新,會落後於其他公司,哪怕是把桌子從東邊搬到西邊,隻要能用於Promotion,都值得幹。更何況他要做digital transformation,這在目前比較熱門,如果能加上如何用AI做,公司馬上臉上有光, 你的老板更是伯樂了。
4. 他目睹了我們部門的種種問題,也看到很多更新換貌的機會。不僅看到問題,還能解決問題,他要不是香餑餑,天理難容。
看到這些機會,與他的管理經驗有關。其實你已經看明白了B的管理方式 (再加25%),可以借鑒或不借鑒。具體如何借鑒取決於你的需要。我樓上的跟帖說過,B是管理型,你是技術型,互相之間,競爭不大。B做管理是遲早的事,現在的重點是保護自己不被C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