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避免“不得善終”的現象,要轉換一下思維角度:

本帖於 2024-07-29 02:16:05 時間, 由版主 廢話多多 編輯
回答: 我好像就這樣,如何避免?longnv2024-07-27 18:45:29

主貼所說的能力強,應該指的是業務能力強,要避免“不得善終”的現象:

1. 接著職場前期的風聲水起, 不斷充實自己的業務能力。現代科技新技術疊出,我們總有新的可學。作為有經驗的員工,學習新技術比沒有經驗的員工容易。有了新技術,就具備了新的能力,就成了讓他人“憤憤不平”的人。

2. 在職場做到一定的位置後,就有了從大局考慮的能力:如何讓一個組,而不是自己如何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務,組裏經驗不足的員工或工作方式與自己不同的員工成了自己指導的對象。這樣就不會產生“厭蠢症” 。(如何指導和指導的功效一定要與自己的管理溝通。不過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3. 在職場,隨著經驗的積累, 如果不做管理,最後就是由業務不如自己的人來管,不如自己去做管理。技術大拿亦如此,需要管理的技能。可以由其他員工來完成自己的設想,多快好省地做出事來。否則天底下那麽多的事兒,隻憑自己做,累死也做不完。

 

題外的話:

國內的職場概念是做管理的人都是當官兒的,當官兒的沒好人。現在經商也很火,可以賺大錢,但無商不奸。隻有學會數理化,才能走遍天下不害怕,並且不用與亂七八糟的事情摻和。

在美國的中國人,大多數是理科生,業務強,智商高,自己覺得自己情商不高,做不了,也不想做管理。其實情商就是智商,做管理也不一定非要做manager, director, CEO。技術大拿也需要管理的技術,管理也是技術,也可以學,比學數理化容易多了。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職場上行,總是要做管理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