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現在找一個職位,還要考慮以後的發展/不發展。
1. 如果在這個位置上幹得不痛快,以後找工作時再回到工程師的位置可能就不容易了。
2. 從工程師的職位轉到技工的職位,需要在工程師的指導下做事。你的管理,可能與你水平相當,可能比你水平不如。隻要你覺得為個笨蛋幹活無所謂,那就不是問題。(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公司不招 “overqualify” 的員工原因之一。)
3. 工會成員可能比非工會成員少幹活兒,但工會成員要交工會會費,而工會本身是一個組織,幫助或不幫助會員要看是否合乎工會的利益。會員要聽從工會的指揮,無論會員是否同意。比如我們的公交係統,每年工會會組織一次罷工,以此為籌碼來和公司談判。 罷工時會員們誰也不能上班,不上班的日子工會發錢,但比工資低的多(而且這些支出都是平常交的會費的一部分)。有時工會贏了,但員工的損失實際上更大。有時輸了,那就更不用說了。倒是工會組織罷工和談判的人,一點損失都沒有。好,都是他們爭取來的,壞,都是公司不肯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