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直接和第一位同事(姑且稱之A)好好說:I overheard you said...,I'd like to talk to you abou two issues: you may not know, Chinaman is a very offensive word, I hope you could eliminate it from your launguange in office. And saying touching an Asian is touching coronavirus was not right.
如果A是無心的,到了歉,接受他的道歉。如果A為自己辯護,說是開玩笑,甚至反攻我沒有幽默感。我會說很明顯我們在這兩個問題上有不同看法,討論到此結束。
無論A的反應如何,自己給自己發個郵件留底。同時跟頭兒打個招呼,就說有這麽一回事兒,我是如何與A說的,A的反應如何,讓頭兒知道一下這件事。頭兒是否介入,該不該找人事,是頭兒的事兒。
我不會直接用“種族歧視”一詞,隻有這麽一件事解不了A的聘,但一提種族歧視,人人都緊張,當做一件大事來辦。以後同事之間不好處。對事不對人,目的是以後他不在辦公室這麽說,不是改變他的觀念。
如果同事態度好,事情就完了。如果他變本加厲,以後溝通用郵件,附件頭兒。頭兒不管或管不了,再找人事。
題外的話:
1. Chinaman 相當於“N”word, 60年代之後就上了黑名單。你的這位同事才40多歲,居然用這個詞,而且第二位同事居然不在乎,也是奇葩了。
2. 職場的事最好要自己處理,才能在辦公室裏建立自己的威信,為以後的進取打基礎。如果遇事就找人事,第一不合程序,有時網友抱怨告了人事,人事不管,很多時候是不合程序,人事沒法管。但重要的是告狀是表明自己沒有能力處理問題,反而讓對方占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