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找了三周,就有了這麽多的回應,證明你的實力不弱。
從貼中所說好像是聘你的你不想去,你想去的還沒聘你。其實現在找工作不難,難的是找一個好工作。選擇越多,越不好做決定。分析一下你貼中提到的三種招聘人:
1. “中國經理要求完美匹配” 這是國人的最大優勢。第一代移民的行事原則,與從小受到的教育息息相關。做到管理的職位的國人,大多數是憑技術,憑本事做出來的。所以很多國人管理,都是公司或部門在緊急關頭救火的人才。如果放棄了自己的優勢而去學其他族裔所謂的高招,等於邯鄲學步,不可取。
2. “美帝大公司,好不容易碰到白人經理,真懂技術的少,聊得很好, 但很虛偽。 你感覺很好, 據你沒商量。” 這種感覺基本是語言的隔閡。很多時候,英文中的一個語氣助詞 could/would 不同,整句話的意思就變了。有時看到國人同事用英文與他人對話,越對越擰,幹著急幫不上忙。其實中文也是這樣,隻不過我們習慣了,一聽就知道對方的意思。
3. “老印越爬越快, 玩套路, 耍流氓,怎麽辦?” 這話說的先把自己的氣勢滅了。印度人的處事與他們的背景有關,與他們相處時要考慮到他們的弱點。他們的弱點是業務差,但表達能力強。我博客裏有個帖子說過,“能說,不光光是印度同事,美國同事能說,歐洲同事也能說,南美同事更能說,菲律賓,南韓同事還能說。正確一點的說法應該是中國同事不能說。”
麵談成功與否與麵談前的準備工作有關。如果把招聘人以種族劃分,準備起來不容易,不如著重準備如何表達自己的強項,加強溝通。最簡單的方法是照著招聘廣告準備,廣告說一,就把自己與一有關能力對應起來,廣告說二,就把自己與二有關能力對應起來。這樣麵談時是主動地向聘方顯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被動地由聘方來決定自己是否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