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的個人價值觀

來源: 廢話多多 2016-12-29 08:40:4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9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廢話多多 ] 在 2016-12-29 09:38:4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活兒攬或者不攬,完全取決於當時的情況和自己的能力,不過 “我還是謹慎地回答,可以做,但是需要和老板討論一下優先次序,是否有別的活兒可以暫時放一放,要不這個就得稍等。” 聽上去有點推脫的意思。如果說成:“好的,我們看一下怎麽幫你。” 然後具體的談一下幫什麽,如何幫,要多長時間幫,要不要和老板商量。。。即使幫不成,誠意在那裏。

 

題外的話:這兩天和中美文化幹上了,前兩天剛廢話了中美文化中在語言上的細微之處,今天再廢話一下中美文化中的個人價值。

中國文化是集體主義(Collectivism),強調的是認同和遵守。美國文化是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提倡的是獨特和自決。工作的另一種做法(1)和(2)所糾結的,正是中美文化中對個人價值認同的差異。

在(1)中,衝潛的做法,用現在培養領導能力上的行話來說,是 “Proactive”, 然而他看到別人的做法不同,便對自己的做法產生了疑問。(2)也是如此,衝潛的做法,用現在培養領導能力上的行話來說, 是 “Accountable”,然而他看到別人的做法不同,便對自己的做法又產生了疑問。

其實每個人的文化背景,經驗性格不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不同。從集體主義的角度出發,如果采用一種方式處理問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大家都用的方式是對的,和大家不同的方式是錯的,管理容易。而從個人主義的角度出發,工作方式隻有不同,沒有好壞。不管黑貓白貓,能抓住耗子就是好貓。

第一代移民,尤其是世界觀已經形成的第一代移民,行事方式往往沿襲母文化的習慣。了解,融合或采取所在國的文化,對我們的職場順利會有很大的幫助。但不管我們沿襲原來的文化習慣還是采取新的文化習慣,隻要能把事情做好,就是正確的方法。這也是前幾年流行的說法 “創造自己的品牌”。

創造自己的品牌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第二是要有意識地為自己的品牌打廣告;第三是持之以恒。比如采取“Accountable” 的做法,就要讓老板和同事知道自己現在手裏有多少活兒,孰輕孰重,能幫多少忙。時間長了,自然打響“Accountable” 的品牌。至於別人如何做事,那是他的品牌。沒有必要因為必要因此而改變自己的品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