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壇子裏看到幾篇關於在管理層發展的好文,也想寫寫自己的經曆。本人學醫,在轉了好幾次行後,終於又回到行醫的道路,而且誤打誤撞地進了partner track private practice. 幾年前當上合夥人,除了日常臨床工作,不得不承擔很多管理上的責任。一個方麵是在合夥人會議上表達自己的意見,把自己管理的那一塊的動議推出,並且實現。比如我分管IT/informatic 和臨床科研。這幾年做了幾件大事。我的感覺是,在這種決策性的會上,一定要提前把大家的意見都考證明白了,不打無準備的仗。一旦一個動議被否定了,就很久沒有機會了。要我們這個地方,基本都是白人。我感到文化,語言背景的障礙存在。比如開business meeting, 他們一爭論起來,我就有點不知所雲。我們大老板是猶太人,他們各種節,紀念日就搞得我暈頭轉向。好在日積月累,我慢慢明白些了。我隱約覺著,亞洲女性在白人領導層裏有一定潛在的優勢。我們說話基本口齒清楚,意思表達得明白,很少樹敵。重要的是對所有的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主見。我們中國人喜歡把事情弄明白了,再發表意見。其實討論就是交換意見,不成熟的意見也比沒有意見強。而且我發現我們有自己的優勢,比如更了解基層的想法,因為我們都很隨和,平易近人,不高高在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能夠做貢獻的角度,自己的感覺就好些了。
在管理自己部門的staff方麵,我覺得決策性和激情很重要。當領導的要有承擔責任的魄力。有時候看得比較準了事情,就要勇敢地開始做。具體的事情不一定要管,但是要一直讓下屬看得清方向,而且對前景充滿信心。除此之外,還有,就是要作個有人性的老板,不是一直公事公辦,了解每個員工工作以外的一些事情。這樣才能connect, rooted. 在適時也可以顯示一下自己的弱點,讓組員和自己共同進步,互相學習。
現在我的問題是presentation skills還沒有爐火純青,每次講話都很費力氣。最發愁的是社交那一塊,被邀請去參加活動的時候,都很糾結,那樣的場合說的全是工作以外的事情,很多詞匯我都沒有。自己覺得很累。而且對人名不敏感也吃虧,老記不住幾位合夥人的太太的名字,見到了心裏就發慌。我的策略是不勉強自己,去了的時候就盡量讓自己開心,不懂的地方就學習一下(比如他們做trivia), 懶得學,懶得說話的時候,就讓自己任性地吃東西,看熱鬧。總不能和自己過不去吧。
如果有做領導的機會,我覺得還是要抓住。年輕的時候,我覺得別人都比我強,很恐懼領導的位置。現在慢慢地,我覺得自己有經驗,有能力,為什麽要被不懂的人領導?坐在領導的位置上,自控權多些,能夠有機會策劃,執行,吸取經驗,下次做得更好,這是很rewarding的經曆。
前些天看“歡樂頌”,安迪的外包裝是我的理想,但是她對下屬的態度,實在不可取。她自己再聰明,沒有team work skills, 在現實中也是很難做到那麽高的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