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詩詞格律十講(1):詩韻和平仄

來源: 湘西山民 2012-03-21 16:32:3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73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湘西山民 ] 在 2012-05-24 17:19:4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轉貼開始=======================

詩寫下來不是為了看的,而是為了“吟”的。古人所謂“吟”,跟今天所謂朗誦差不多。因此,詩和聲律就發生及其密切的關係。詩詞的格律主要就是聲律, 而所謂聲律隻有兩件事:第一是韻,第二是平仄。其中尤以平仄的規則最為重要;可以說沒有平仄規則就沒有詩詞格律。現在先請大家讀幾首唐詩: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 更上一層樓。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唐賈, 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與弄潮兒。

這是三首五言絕句。在這些詩裏,逢雙句押韻。所謂押韻,就是把同一收音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是放在句尾。韻的作用是構成聲音的回環,也就是形成 一種音樂美。例如《登鸛雀樓》,“流”字讀liú,“樓”讀lóu,都是收音於ou的;《相思》,“枝”字讀zhī,思字讀sī,都是收音於i的。這就顯得非常和諧了。

有時候,依照現代普通話的語音去讀並不和諧,這是因為時代不同,語音有了發展。例如《江南曲》,“期”字讀qí,“兒”字讀ér,很不和諧,但是如果依照上海話的白話音來讀“兒”字,就十分和諧了,因為上海白話“兒”字念ní,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唐代的古音。

至於講到平仄規則,就必須先說明什麽是平仄。古代有四個聲調,即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平聲以外,共餘三聲都是仄聲(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平聲大約是比較長的音,而且是一個平調,不升也不降;其餘三聲大約是比較短的音,有升有降,因此形成了平仄的對立。詩人們利用這種對立來造成詩的節奏美。

上麵所引的三首五言絕句是依照同一個平仄格式寫成的。每首隻有二十個字,其平仄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字外帶圈表示可平可仄,字外帶框的表示押韻,下同。)

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在普通話裏,平聲已經分化為陰平和陽平;入聲已經消失了,分別歸入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平聲好辦,隻要把陰平和陽平同等看就是了。入聲歸入上聲、去聲的也都好辦,反正上、去兩聲也都是仄聲。唯有歸入陰平、陽平的入聲字就非查字典不可(可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同音字典》)。大概平仄格式上標明仄聲而普通話讀平聲的字,多半是古入聲。這三首詩中的入聲字是“白”、“日”、“入”、“欲”、“目”、“一”、“國”、“發”、“擷”、 “物”、“得”、“妾”。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國”、“發”、“擷”、“得”,它們在普通話裏都變了平聲,而它們所在的位置是規定要用仄聲字的。

這三首詩是嚴格依照平仄格式寫成的。一般地說,每句的第一個字可以不拘平仄。試看第一句第一個字,“白”、“嫁”是仄,而“紅”是平,第三句和第四 句的第一個字,這裏三首詩都是用了仄音,但是在其他唐詩中也有用平聲的。唯獨像“平平仄仄平”這樣一個五言平仄句式(在這三首詩中是第三句),第一個字隻 能用平聲,不能用仄聲,否則叫做“犯孤平”。


這一講所講的是最基本的東西。講的雖然是五言,但是可以類推到七言。講的雖然是絕句,但是可以類推到律詩。講的雖然是詩,但是可以類推到詞。

========================轉貼結束=======================


山民小結:

大致來說,普通話聲調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 但是有很多例外,所以需要查韻書。

今天的網上工具很有幫助。以下中華國粹網可查古今平仄與韻部:

http://www.zhgc.com/pz/pz.asp

 

如果上麵的內容太學術化,以下是山民的簡化版。

(1)格律詩詞是拿來誦讀的,讀的時候要講抑揚頓挫。這樣就涉及到字的聲調。

(2)普通話有四個聲調,分別叫陰平和陽平(一聲和二聲),上聲和去聲(三聲和四聲)。

(3)古代發音也有四個聲調,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

(4)詩詞平仄是將以上的四聲分成兩類,平聲和仄(上,去,入)聲。

(5)對普通話來說,平聲就是一聲和二聲,仄聲就是三聲和四聲。

    例:媽,麻 是平聲。馬,罵是仄聲。

(6)對古代發音來說,平聲就是平聲調,仄聲就是其他聲調。古代的平聲,今天還是平聲。古代的仄聲,今天有可能是平聲,也有可能是仄聲,所以要查工具書(或上網查)。

(7)為什麽詩詞要有平仄?念一念下麵的字(普通話):

三三三三三三三。(平平平平平平平)

一二三四五六七。(平仄平仄仄仄平)

哪一個聽起來有變化?

格律詩詞講平仄,就是要有抑揚頓挫的聲調變化。

 

 

講幾句押韻:

近體詩用韻根據“平水韻”。平水韻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7個韻部(其書今佚)。清代康熙年間編的《佩文韻府》又把《平水韻》並為106個韻部;上平聲15部,如一東、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聲15部,如一先、二蕭、三肴、四豪……等;上聲29部,如一董、二腫、三講、四紙……等;去聲30部,如一送、二宋、三絳、四寘……等;入聲17部,如一屋、二沃、三覺、四質……等。

每個韻部包含若幹字,作律絕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錯用。因為平水韻是根據唐初許敬宗奏議合並的韻,所以,唐人用韻,實際上用的是平水韻。

山民的七律,用的是下平五歌韻。就是說,詩中一,二,四,六,八句最後一字一定是從以下的字中選用:

下平五歌:

多羅河阿和[和平]波科柯陀娥蛾鵝蘿荷[荷花]何過[經過]磨[琢磨]螺禾珂蓑婆坡嗬哥軻沱鼉拖駝跎佗[他]頗[偏頗]峨俄摩麽娑莎迦屙苛蹉嵯馱籮邏哪挪鍋訶窠蝌髁倭渦窩訛陂鄱皤魔梭唆騾挼靴瘸搓哦瘥酡

平水韻很嚴格。 比如東和冬就不能互相押韻。因為它們屬於兩個不同的韻部。後來又搞了一些新韻,把要求放寬了。

上平一東:

東同童僮銅桐峒筒瞳中[中間]衷忠盅蟲衝終忡崇嵩[崧]菘戎絨弓躬宮穹融雄熊窮馮風楓瘋豐充隆窿空公功工攻蒙蒙朦瞢籠朧櫳嚨聾瓏礱瀧蓬篷洪葒紅虹鴻叢翁嗡匆蔥聰驄通棕烘崆

上平二冬:

冬咚彤農儂宗淙鍾鍾龍蘢舂鬆淞衝容榕蓉溶庸傭慵封胸凶匈洶雍邕癰濃膿重[重複]從[服從]逢縫峰鋒豐蜂烽葑縱[縱橫]蹤茸蛩邛筇跫供[供給]蚣喁

 

========================轉貼開始=======================

詩詞格律十講 第七講 對仗

絕句用不用對仗是自由的;如果用對仗,一般用在首聯。律詩中間兩聯必須用對仗,在唐人的律詩中偶然也有少到一聯對仗的,那隻是例外。至於對仗多到三聯,則是相當常見的現象,特別是在首句不入韻的情況下是如此。三聯對仗,常常是首聯、頷聯和頸聯。例如: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穀口書齋寄榻補闕 錢起
泉壑帶茅茨,雲霞生薜帷。
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
家僮掃羅徑,昨與故人期。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裏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對仗首先要求句型的一致。例如杜詩首聯“細草微風岸”,這是一個沒有謂語的句子,必須找另一個沒有謂語的句子(這裏是“危檣獨夜舟”)來對它。又如 頸聯“名豈文章著”,“著名”這個動賓結構被拆開放在一句的兩頭;對句是“官應老病休”,“休官”這個動賓結構也拆開放在一句的兩頭,才算對上了。又如錢 詩頷聯“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竹憐”不是真正的主謂結構,“山愛”也不是真正的主謂結構,實際上是“憐新雨後的竹,愛夕陽時的山”,這樣它們的句 型就一致了。

對仗要求詞性相對,名詞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動詞對動詞,副詞對副詞,上文已經講過了。此外還有三種特殊的對仗:第一是數目對,如“萬裏悲秋常坐客,百年多病獨登台”;第二是顏色對,如“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第三是方位對,如“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裏橋”。

名詞還可以分為若幹小類,如天文、時令、地理等。例如“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星”對“月”是天文對,“野”對“江”是地理對。又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夜”和“年”是時令對。

凡同一小類相對,詞性一致,句型又一致,叫做工對(就是對得工整)。例如“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這是工對。鄰類相對也算工對,例如“一去柴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朔”(北方)對“黃”是方位對顏色;又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日”對“春”是天文對時令。兩種事物常常並提的,也 算工對,例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對“鳥”是工對;“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人”對“馬”是工對。有所謂借對,這裏借用同音字為對,例如“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裏橋”,“白”對“清”是借對,因為“清”與“青”同音。

凡五字句有四個字對得工整,也就算得工對。例如“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雖然“闊”是形容詞,“流”是動詞,也算工對。又如“感時花濺淚,恨別 鳥驚心”,雖然“時”與“別”不屬於同一個小類,其餘四字已經非常工整,也就不必再計較了。七字句有四、五個字對得工整,也就算得工對。例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邊”是名詞,“盡”是動詞,似乎不對,但是“無”對“不”被認為工整,而“無”字後麵必須跟名詞,“不”字後麵必須跟動詞或形容詞,隻能做到這樣了。

有一種對仗是句中自對而後兩句相對。這樣的對仗就隻要求句中自對的工整,不再要求兩句相對的工整,隻要詞類相對就行了。例如“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 涕淚一身遙”,“風”對“塵”、“涕”對“淚”已經很工整,“風塵”對“涕淚”就可以從寬了。又如“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遲”與“暮”相 對,“涓”與“埃”相對,兩句相對就可以從寬了。

========================轉貼結束=======================

 參考文獻:

詩詞鑒賞 >> 王力 《詩詞格律》

第一章 關於詩詞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一節 韻

第二節 四聲

第三節 平仄

第四節 對仗

第二章 詩律

第一節 詩的種類

第二節 律詩的韻

第三節 律詩的平仄

第四節 律詩的對仗

第五節 絕句

第六節 古體詩

第三章 詞律

第一節 詞的種類

第二節 詞韻,詞的平仄和對仗

第三節 詞譜

第四章 詩詞的節奏及其語法特點

第一節 詩詞的節奏

第二節 詩詞的語法特點

所有跟帖: 

看不懂。 -小謀- 給 小謀 發送悄悄話 小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1/2012 postreply 16:42:07

這筆帳算到四人幫身上。幫你簡化一下。 -湘西山民- 給 湘西山民 發送悄悄話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頁 (790 bytes) () 03/21/2012 postreply 17:22:06

我記得古人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古人解決問題也沒有太多辦法,所以愛吟詩詞 -我邊走邊問- 給 我邊走邊問 發送悄悄話 我邊走邊問 的博客首頁 (88 bytes) () 03/21/2012 postreply 17:29:47

古人也常搞烏龍的事件,比如一片冰心在玉壺,就被誤用了近千年,搞的原來的老 -眼冒金星- 給 眼冒金星 發送悄悄話 眼冒金星 的博客首頁 (473 bytes) () 03/21/2012 postreply 19:27:43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本義和引申義吧? -湘西山民- 給 湘西山民 發送悄悄話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1/2012 postreply 19:32:41

閑來無事磕打牙。要是一片冰心在尿壺就得引到怡紅院去,尿頻,本來想去看醫生。 -眼冒金星- 給 眼冒金星 發送悄悄話 眼冒金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1/2012 postreply 19:50:46

:-))) -湘西山民- 給 湘西山民 發送悄悄話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1/2012 postreply 19:54:51

哦,原來是這麽回事呀。我說我以前學的時候怎麽都不能領會這句話的含意呢。 -小謀- 給 小謀 發送悄悄話 小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1/2012 postreply 20:32:46

老冒趕時髦惡搞,老鄉別上當。^_^ -湘西山民- 給 湘西山民 發送悄悄話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2/2012 postreply 03:59:23

王力詩詞格律十講(2): 五言絕句 -湘西山民- 給 湘西山民 發送悄悄話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頁 (3857 bytes) () 03/22/2012 postreply 04:51:46

王力詩詞格律十講(3):七言絕句 -湘西山民- 給 湘西山民 發送悄悄話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頁 (5348 bytes) () 03/22/2012 postreply 04:54:22

王力《詩詞格律十講》:五律,七律,平仄變格,對仗,古風,詞牌詞譜,詞韻平仄 -湘西山民- 給 湘西山民 發送悄悄話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頁 (6914 bytes) () 03/22/2012 postreply 06:45:02

再貼一篇:格律詩用韻之法 (ZT) -湘西山民- 給 湘西山民 發送悄悄話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頁 (27600 bytes) () 03/22/2012 postreply 11:56: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