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不同意見(續)

來源: 伯樂山翁 2017-12-19 04:03:4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245 bytes)
我的不同意見(續)

9,“從亮部迅速到達最暗會導致一種較強的明暗反差,增加畫麵的強烈感,也是為了迎合共產邪靈戰天鬥地的強烈特點” “舒緩的逐級色調漸變也能讓畫麵顯得平和、協調,這是順應天地、取法自然的體現”

我們知道在教授最基礎的石膏寫生時,老師會讓學生畫固定光線下的立方體、圓球體和圓錐體,此文作者隻舉了雞蛋為例來說明“七調子”優於“五調子”,而避而不談世上還有大量存在的方形物體。

原因一目了然,立方體不存在“七調子”。

難道自然界裏的萬物隻有雞蛋型“舒緩的逐級色調漸變”才是“神”的意誌,而建築、桌椅,山石一切有棱有角的物體都不屬於“天地”和“自然”嗎?
 
10,文中說:不少中國學畫者以為“學院派”就是中國那些專業美術院校裏流傳的寫實手法、技巧。 

接著作者用大篇文字來闡述他認為的“正統的學院派”是:

“真正的學院裏那些經過千百年去粗取精後所流傳下來的完備而圓融的美術理論體係”“五百多年前,列奧納多•達•芬奇......一直持續到幾個世紀後的新古典主義時期,在西方藝術學院裏作為美術的宗旨長盛不衰”“歐洲文藝複興及其後兩百年的作品中有很多精華的東西,都可以研究、學習”
“真正的學院派幾百年來在美術創作的方方麵麵都保持著很高的學術性與全麵的研究”

作者文中用了了四個前後矛盾模糊不清的時間概念:1)“千百年”2)達芬奇到新古典(盎格爾)3)文藝複興及其後兩百年(14-18世紀?)4)幾百年來(究竟幾百年?)
 
好,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西方”對“學院派”是如何定義的:
 
先看藝術百科Academic Art一詞的注釋:

Academic Art is the painting and sculpture produc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Academies in Europe and especially France, where many artists received their formal training.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highly polished style, its use of mythological or historical subject matter, and its moralistic tone.
學院派藝術是指許多藝術家在歐洲特別是法國美術學院接受了正規訓練的影響下產生的繪畫和雕塑, 這類作品的特點是它們高度優雅的繪畫風格, 取材神話或曆史的題材, 以及它們道德說教式的腔調。

本翁附注:
a)Polished也有磨光、修飾的意思,可理解為畫麵效果的細膩光滑
b)法國巴黎美術學院的法文全名為《國立高等美術學校》: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The origins of the school go back to 1648 when the Académie des Beaux-Arts was founded by Cardinal Mazarin to educate the most talented students in drawing, painting, sculpture, engraving, architecture and other media. Louis XIV was known to select graduates from the school to decorate the royal apartments at Versailles, and in 1863 Napoleon III granted the school independence from the government, changing the name to "L'École des Beaux-Arts".
該學校的起源追溯到 1648, 紅衣主教馬薩林創立了法蘭西美術學院用以培養教育在素描,油畫, 雕塑, 版畫, 建築和其他媒體方麵最有才華的學生。路易十四被認為曾挑選學校的畢業生來裝飾在凡爾賽宮的皇家公寓, 後來在1863年拿破侖三世正式允許學校獨立於政府, 正式改名為 “美術學院”。婦女從1897年開始被錄取。
c)法國還有一個美術院(類似科學院的學術研究機構):
Academie des Beaux-Arts
The Académie des Beaux-Arts  is a French learned society. It is one of the five academies of the Institut de France.
The Academy was created in 1816 in Paris as a merger of the Académi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 (Academy of Painting and Sculpture, founded 1648), the Académie de musique (Academy of Music, founded in 1669) and the Académie d'architecture (Academy of Architecture, founded in 1671).
法蘭西美術院是一個法國的學術性社團機構。它是法蘭西研究院的五所學院之一。
該學院1816年成立於巴黎,由繪畫、雕塑(繪畫和雕塑學院, 成立於1648) 音樂 (音樂學院, 成立於 1669年) 建築學 (建築學院,成立於 1671年)三個院合並而成。
 
 
再看維基百科的注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cademic_art#Development_of_the_academic_style
 
Academic art, or academicism or academism, is a style of painting,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 produc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academies of art. Specifically, academic art is the art and artists influenced by the standards of the French Académie des Beaux-Arts, which practiced under the movements of Neoclassicism and Romanticism, and the art that followed these two movements in the attempt to synthesize both of their styles, and which is best reflected by the paintings of 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Thomas Couture, and Hans Makart. In this context it is often called "academism", "academicism", "L'art pompier", and "eclecticism", and sometimes linked with "historicism" and "syncretism".
學院派藝術, 或學院派、學院主義,  是在歐洲藝術學院影響下產生的一種繪畫雕塑和建築的風格 。
學院派藝術尤其是指那些受法國美術學院藝術標準影響的藝術和藝術家, 在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運動的實踐下, 追隨這兩個運動, 並試圖將兩種風格合二而一的藝術。
這點很好地反映在威廉-阿道夫·布格羅, 托馬斯·庫丟爾, 和漢斯 ·馬卡爾特 的繪畫中。
在這種背景下, 它經常被稱為  “學院派 ”,  “學院主義 ”,  “藝術 救火夫 ”和 “折衷主義 ”, 有時還與  “曆史主義 ” 和  “綜合主義 ” 聯係在一起。
 
這兩段文字把“學院派”一詞的確指(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的一種特定的繪畫風格)以及作為最有代表性的三位畫家:布格羅、庫丟爾和馬卡爾特,已經說得再明白不過了。

可見作者在左一個“真正的學院派”,右一個“正統美術技法”地大侃特侃之時,他連“學院派”一詞的起碼知識和時間點都沒弄清。
 
下麵請大家欣賞幾幅“學院派”作品:
 
 
以上兩幅為布格羅作品
 
庫丟爾《墮落的羅馬人》
 
卡巴內爾《維納斯誕生》
 
梅索尼耶爾作品
 
 
席羅姆作品兩幅
 
 
馬卡爾特作品兩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老師您這係列文章雖是因那兩篇而起,其實無需跟它聯係起來(給它無意中增加曝光)。獨立成篇給大家當參考文章多好!! -Palmbreeze- 給 Palmbreeze 發送悄悄話 Palmbreez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17 postreply 05:17:17

讚同 ;) -Tortoises- 給 Tortoises 發送悄悄話 Tortoise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17 postreply 05:29:46

是,謝謝兩位。 -伯樂山翁- 給 伯樂山翁 發送悄悄話 伯樂山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17 postreply 06:31:32

雙手讚同,謝謝老師! -Meicong- 給 Meico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9/2017 postreply 08:48:32

謝謝,很長知識。 -印象- 給 印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9/2017 postreply 05:25:26

謝謝鼓勵 -伯樂山翁- 給 伯樂山翁 發送悄悄話 伯樂山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17 postreply 06:32:39

Academic (and impressionistic ...)有貶義,classical 沒有. -走馬讀人- 給 走馬讀人 發送悄悄話 走馬讀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17 postreply 06:56:04

Oui ,D'Accord! -伯樂山翁- 給 伯樂山翁 發送悄悄話 伯樂山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17 postreply 11:13:11

其實學院派藝術也是常青樹,一直到現在都有生命力的。隻不過現在這種畫麵主要放到電影大片裏了 -楓昀- 給 楓昀 發送悄悄話 楓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17 postreply 07:29:06

將學院派繪畫全盤否定,一棍子打死,也是一種極端態度。 -伯樂山翁- 給 伯樂山翁 發送悄悄話 伯樂山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17 postreply 11:15:14

解釋的很清楚啊!!國內一些畫家可能對學院派這個概念顧名思義了。謝分享! -笑薇.- 給 笑薇. 發送悄悄話 笑薇.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1/2017 postreply 07:32: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