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對這些得獎作品的優劣及評選標準有何不同看法,畢竟這是為我們大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可以觀察的平台和窗口。有此機會,我們便有可能通過大獎賽的參展作品,從研究的角度來了解、觀察和分析一下,作為“寫實藝術”的一個特殊門類——《肖像畫》當今的發展狀況和趨向。
這可能和英國上層社會(包括皇室)曆來重視肖像畫的傳統有關。如始終維持著以皇室及曆史名人肖像為主的國家肖像畫廊,同毗鄰的國家畫廊一樣供公眾免費參觀,這是需要一筆很大經費支出的文化設施,除國家所撥經費外,還需要得到社會各階層的資助。
肖像畫廊推出的、以鼓勵藝術家從事發展肖像畫創作所設立的BP肖像獎,它的獎金總額每年是61000英鎊,是由命名的BP即“不列顛石油公司”無償資助的。
在“當代藝術”掌控著雙年展、美術館等幾乎所有重要展覽話語權、各種“繪畫”和“傳統藝術”遭到“邊緣化”待遇的當今西方畫壇,這個試圖促進推動傳統肖像畫樣式發展,使之適應當代社會需要的想法,我覺得還是值得讚賞和支持的。
其實,在國家肖像畫廊展出本身,已經提供了一個展示平台,不光是得獎者,也是為入選參展的每個畫家,提供了一個在社會公眾麵前被認可的亮相機會,為他今後藝術的發展打開了一扇大門。
我上網搜索了一下地址,發現2013年我曾專程去過那裏。當時是為了參觀倫敦大學學院UCL藝術博物館的藏畫。那次由於博物館恰好閉門維修,碰壁而歸,並不知道斯拉德美術學院就在同一院裏。
斯拉德美術學院建於1871年,是在Felix Slade遺贈的基礎上,按照他辦成一個“自由藝術學府”的設想建立的,故命名為斯拉德學院。
斯拉德學院自我介紹說,他是一所麵向世界具有“國際視野”和領先當代藝術的美術學院。例如作為英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獎項-《泰納獎》的許多得主均出自這一學院,便是佐證。
有意思的是:學院也同樣培養出了多個傳統寫實的肖像獎的得主。我想的問題是:他們的寫實繪畫技巧是從哪裏學來的?聯想到前兩年網上看到關於巴黎美院關閉了最後幾個教授繪畫的畫室的消息,斯拉德學院還在教授繪畫嗎?我還無法確認。
目前,斯拉德學院的學生總數是260人,(這個數字和老中央美院的學生總數300人相仿) 。 其中四年或三年的全日製學士本科生140名,實行工作室製,選修繪畫、雕塑和美術媒體(Painting、Sculpture、 Fine Art Media);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110名,再加上由碩讀博學位10名。
從學生的數量來看,還是屬於培養精英的做法,至少沒有像當今中國許多美院都“改革”成為的那種敞開招生和“放羊式”教學的一般“美術大學”。
兩種可能:2010年前,外國好的肖像藝術家參賽的不多,作品較差;隨著BP展國際影響的擴大,外國藝術家更多地參賽了;第二種可能是,評委開始有選擇地注意發獎給優秀的國外藝術家,以達到某種“統戰”式的平衡或某種“政治正確”(注意,這幾個國家都和英國有某種特殊關係),鼓勵更多的外國藝術家提供作品參賽,來擴大BP獎的國際影響力及樹立BP獎的“國際權威”。
但實際上得獎者主要還都是英國本地畫家。我們不可否認在英國本地成長的這幾位評委欣賞口味的“英國味”。這個現象和電影的奧斯卡有類似之處。
設獎、發獎是鼓勵藝術創作的好事,尤其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旦金榜題名,社會公眾對他的才能就會另眼相看,接著便可能平步青雲,前程似錦。但獎也是雙刃劍,它同樣會造成另一種結果,即鼓勵了平庸、投機,扼殺了某些於眾不同的天才個性。比如法國100多年的沙龍展,出了不少大師,但將庫爾貝、馬奈等拒之門外,最後成了現代藝術發展的絆腳石;威尼斯雙年展曾將畢加索拒之門外,到畢加索出了大名之後,又請回來搞個展,也很被動。這一類“醜聞”不是少數。
以今年BP肖像畫大獎賽為例,共收到作品2580件,6個評委在一兩天內要先粗粗看過一遍,從中挑出200幅左右(淘汰9/10),算是第一輪;然後,看第二遍,四件中選出一件(淘汰3/4),選中的算是入圍作品;接著坐下來,評委每人一票,看把獎發給誰。
從BP展落選作品數量來看,它比法國沙龍的3000件要少1000件,但從陶汰的比例來看,卻要比沙龍大得多,淘汰率是五十分之四十九。
Nicholas Cullinan, Director,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Chair) 國家肖像畫廊館長(評委主席)
Sarah Howgate, Contemporary Curator,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國家肖像畫廊當代部主管
Michael Landy, Artist 藝術家
Kirsty Wark, Broadcaster and journalist 電台記者
Camilla Hampshire, Museums Manager & Cultural Lead, Royal Albert Memorial Museum, Exeter 愛賽特市皇家阿爾伯特紀念館博物館經理兼文化負責人
Des Violaris, Director, UK Arts & Culture, BP 不列顛石油公司英國藝術與文化部門主管
分析一下上述名單,便可看出,真正起著決定作用的是肖像畫廊的館長和“當代”主管的“口味”和標準(話語權)。
於是就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我是評委之一,或者換一撥評委,得獎者還會是這幾幅作品嗎?答案竟然是否定的。
三年前,我在國內的兩家藝術專業網上作了一個測試,題目是《今天讓你當評委》。
那些被一審淘汰的作品什麽樣,已無從知曉,但入圍作品的55幅圖片是可以看到的,為了簡化程序,我從中挑選出36幅,按次序編了號,貼上博客,邀請專業畫家網友來參加這一實驗:今天你就是評委,請你在這36件作品中選出一件你認為應該得獎的作品
由張怡、薛誌峰、毛春紅、張瓊飛、孫傳彪、起點、愛藝濃等13位熱心的專業網友組成的新“評委”,各自“獨立”地給36幅作品投了票。
投票結果非常分散,原大獎賽三幅得獎作品1、2、3號全部落選。隻有4號有兩人推舉,其他11幅都隻有1票。看來,要想得到共同的結果,恐怕還要費上許多周折去協商。
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個大倉庫中,2000餘幅畫,全多靠牆立在地上(現在一審已改為在電腦上瀏覽數碼圖片),讓你匆匆從頭看到尾,從這麽多畫中選出200幅作品作為一審,能保證它們一定比沒選上的好嗎?
實際上,看下來已屬不易,更難談掌握好統一的“標準”,隻好全憑評委“個人口味”的眷顧了。
可見評獎之難和發獎中偶然性之大。
9)作為一個13億人口、5000年曆史,名人輩出、同樣有著自己肖像畫傳統的泱泱大國-中國,在未來,是不是也可能出現一個供大家免費參觀學習的“國家肖像畫廊”呢? 恐怕很難。
不是錢的問題,是“政治標準”難拿,不定因素太多。有了肖像畫廊,畫誰不畫誰,掛誰不掛誰;誰為主,誰位次;今兒掛,明兒摘;有些事,怕文化部長都做不了主,何必惹此麻煩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