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查詢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頁次:81/88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40014050, 共4353  分頁:  [<<] [上一頁] [81] [82] [83] [84] [85] [下一頁] [>>] [首頁] [尾頁]
    #跟帖#  你忘了,計算機處理器就是一大堆開關。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6
    #跟帖#  如果你說的是布爾代數,數理邏輯,2狀態的確是本質性的。但邏輯兩狀態與二進製數完全是不同的東西。機器編碼一樣隻是表象。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6
    #跟帖#  2進製一點也不低級,它與10進製,8進製,12進製,m進製完全等價。恰恰是這點,好八卦的古人沒有意識到。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6
    #跟帖#  太牽強。這與一個計數係統邊都不沾。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6
    #跟帖#  據我所知,古人不知道這個從2進製到10進製的換算方法,也就是沒有參透2進製數的本質。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6
    易經符號是二進製數(binary numbering system)嗎? [幾曾回首] - 十具(902 bytes ) 2021-03-26
    #跟帖#  楔形文字您不知道?去wiki一下Mesopotamia clay tablets。海量的實物證據麵前,您不信,那是您的自由,就是 [幾曾回首] - 十具(1705 bytes ) 2021-03-26
    #跟帖#  數字的符號形式都是次要的,要命的是沒有Algebra的概念。波斯人發明了代數。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5
    #跟帖#  約五千年前,兩河流域的人就在黏土片上記賬了。這是最早有實據的書寫數字符號的記錄。我翻拍了書中的插圖和caption [幾曾回首] - 十具(227 bytes ) 2021-03-25
    #跟帖#  暗喻什麽,這是我一貫的認識。這有什麽好笑的嗎?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5
    #跟帖#  妖魔化對手是無能的表現。什麽半殖民主義,掠奪資源,政敵賣國這套說教很迷惑人。曆史證明中國對西方真正的價值是她這個大市場, [幾曾回首] - 十具(368 bytes ) 2021-03-25
    #跟帖#  方的回答就是cliche。反觀這個挪威國防研究所的學者,旁觀者清,有想象力。戰後與美國的國際關係,除了美蘇,美日,美英 [幾曾回首] - 十具(44 bytes ) 2021-03-25
    #跟帖#  等國家富裕了,有利益要維護了,再理直氣壯地搞核武,誰攔得住這麽一個大國?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4
    #跟帖#  的確是生存問題,那就首先解決溫飽。美帝有什麽理由要打進來,奴役幾億饑民嗎?蘇聯本是盟友,你反臉是為了國家安全嗎? [幾曾回首] - 十具(233 bytes ) 2021-03-24
    #跟帖#  你能證明蔣帶走的黃金是台灣土改成功的決定因素嗎?具體的數字,黃金總量,和給地主的贖金的總額等等。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4
    #跟帖#  理智地而不是激情地講,60年代中國有什麽必要搞核武器?再說了,核武沒那麽難,十年後水到渠成。美國不讓,那法國怎麽有的? [幾曾回首] - 十具(275 bytes ) 2021-03-24
    #跟帖#  蔣在台灣也進行了土改,而且比大陸做得溫和成功。斯大林不可能讓蔣消滅中共。南北對峙的情況下,雙方都要收買人心,經濟上競爭。 [幾曾回首] - 十具(476 bytes ) 2021-03-24
    #跟帖#  Debate counterfactual history是有意義的,這不是什麽測算遊戲。挑戰思維定式,質疑所謂的 [幾曾回首] - 十具(356 bytes ) 2021-03-24
    #跟帖#  那時全國各大城市新華書店的旗艦店都有一個不公開的角落,專賣影印(盜版)的英語科技書。我是常客。出國時買了不少,其中幾本 [幾曾回首] - 十具(99 bytes ) 2021-03-24
    #跟帖#  直筆寫史?他從田家英那裏知道毛喜歡故紙堆裏求方寸,就半路出家讀史,但極力批“超階級”、“純客觀”。公開叫嚷為革命研究曆史 [幾曾回首] - 十具(141 bytes ) 2021-03-24
    The Diplomat “What if”專欄有一篇文章“What if KMT Had Won the Chinese Ci [幾曾回首] - 十具(3272 bytes ) 2021-03-24
    #跟帖#  原來如此。我也覺得新華書店的櫃員比其它商店的漂亮。我第一次見到電子表,是在書店女櫃員的手腕上,大概是1980左右。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4
    #跟帖#  鳳凰網曆史: "三星堆文化來自西方還是中原?一文讀懂爭論焦點是啥". 陰謀論者想多了。就是論證了西來說,又怎麽了?有三派。。。 [幾曾回首] - 十具(227 bytes ) 2021-03-23
    #跟帖#  有才在學術圈混,思想怎麽極端沒關係。揣摩皇上,投其所好,政治上投機鑽營的卑鄙之徒,中國史上太多,禍國秧民。戚本禹1965 [幾曾回首] - 十具(3059 bytes ) 2021-03-23
    #跟帖#  日本隻是高速增長的勢頭1995戛然而止,然後停滯了。現在人均GDP4萬美金vs中國的1萬。她的問題不能全怪廣場協議。本國的房地產 [幾曾回首] - 十具(647 bytes ) 2021-03-21
    #跟帖#  哪國可以做到100%不有求於他國?自給自足的憨勁兒又來了。毛嘴上自力更生,最後不得不示意從西方進口技術以求溫飽。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1
    #跟帖#  都忘了“處理的”這個漢語口語裏的euphemism。現在好像沒人用這個表達了,都說降價的,促銷的,優惠的。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1
    #跟帖#  那是60年代吧。當時真空管俗稱“燈”。我家有一台6燈收音機。打開背板可以看到點亮的玻璃管。工作時間長了,收音機殼發熱。想想 [幾曾回首] - 十具(426 bytes ) 2021-03-21
    #跟帖#  84年一個老教授(2戰時的成年人)訪日後,在係裏放他在日本拍的幻燈片。最後感概道,不用戰爭,他們現在反而有了當初想要的一切 [幾曾回首] - 十具(182 bytes ) 2021-03-21
    #跟帖#  北韓曾比多數國家富裕,工業化程度高。76年韓國人均GDP才追平了北韓。今天這樣讓人震驚。伊朗70年代很發達,亞洲隻服日本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1
    #跟帖#  70年代北朝鮮中學的實驗室是這樣的。我們那時真是被窮限製了想象力,認知力。現在孩子科技見識廣多了,形成了一個工程師的社會。 [幾曾回首] - 十具(82 bytes ) 2021-03-21
    #跟帖#  理解,一圖值千言,看到信號比聽到激動多了。我記得業餘愛好者裝電視是77,78年。顯像管很貴的。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1
    #跟帖#  β, Ω是我最早認識的希臘字母。三級管分等級,1.5元左右一隻。比上一次館子貴。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1
    #跟帖#  那時有無線電元器件商店有賣軍用品質檢不過關的三極管,放大係數,反向電流,溫度特性差點,不是很貴。但調試時燒掉還是很心疼的。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21
    #跟帖#  有不同觀點就是罵人了?我們有共同的經曆,重要的是,我說的是不是事實。我的同學群裏言辭激烈的是多數。為了 [幾曾回首] - 十具(793 bytes ) 2021-03-21
    我們小時候男孩子喜歡玩半導體無線電。少年宮玩航模、船模,根紅苗壯的同學才有資格。我不能幹眼饞,就自己 [幾曾回首] - 十具(389 bytes ) 2021-03-20
    #跟帖#  無利潤工人喝西北風?蘇聯,毛時代在經濟上的徹底失敗,讓誰受益了?勞動人民?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19
    #跟帖#  汽車不是基本民生。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19
    #跟帖#  我昨天說了,“碳中和“一文提到的中國能量產的液態鋰電池技術已到了極限,這正是技術風險。鋰電池原理本身還有巨大潛力,如果 [幾曾回首] - 十具(413 bytes ) 2021-03-19
    #跟帖#  給你布置一個作業。去網上搜索一下,毛死後20年內,中國官媒和官方文件中有多少個被填補的“國內空白”。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19
    #跟帖#  毛打基礎?60年中國發電量開始負增長,60-65停滯了五年。60到75,從1960年到1975年,發電量從594億度增長到了19 [幾曾回首] - 十具(2425 bytes ) 2021-03-18
    #跟帖#  這幾天,北京遮天蔽日的沙塵。還缺水。就為了死了有機會睡八寶山?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18
    #跟帖#  原材料的單價成本是死的,與量無關。除非理論上還有潛力,而且你還有技術去把它擠出來。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18
    #跟帖#  中國光伏裝機容量占10%,但實際發電量是3%vs水電的18%。這是市場,地理,技術決定的,不是什麽偉人刻意的大棋。電動車值得大搏 [幾曾回首] - 十具(328 bytes ) 2021-03-18
    #跟帖#  芯片是沙子做的,但電池不是,there are hard boundaries。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18
    #跟帖#  搞電動車的最大動機不是儲能,而是智能化,環保,也是繞過燃油車關鍵技術不如人的困境。關鍵還是電池不是車本身。石墨烯的夢想 [幾曾回首] - 十具(299 bytes ) 2021-03-18
    #跟帖#  新能源靠政策支撐。國家補貼戰略上必要,但效率低,還鈍化廠家的市場敏銳感。國內大眾購買力低於西方,長期補助有車族是不可持續的 [幾曾回首] - 十具(398 bytes ) 2021-03-18
    #跟帖#  CIA教官告訴藏軍,撤退時什麽都可以扔,唯獨電台要攜帶。藏人思維樸素,急了首先就扔電台。當時電台+電池 [幾曾回首] - 十具(158 bytes ) 2021-03-17
    #跟帖#  工具往往是決定性的。美國中西部的玉米帶就是大規模伐木毀林開發的。沒有高效工具是不可能的。當年批唯武器論,。。。 [幾曾回首] - 十具(266 bytes ) 2021-03-17
    #跟帖#  有人罵停了大飛機,計劃生育,關賠錢的企業。當時連一個嬰兒免疫費100塊都沒有啊,咋整?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1-03-16
頁次:81/88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40014050, 共4353  分頁:  [<<] [上一頁] [81] [82] [83] [84] [85] [下一頁] [>>] [首頁] [尾頁]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