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債券特指名義債券,不保護通脹的那種
投資為了什麽?有個說法是:放棄現在的消費,以換取將來的消費
先想一想美元,作為貨幣,過去那麽多年雖然有通脹,購買力下降其實還是比較緩和的。
投資債券,拿到利息通常是要繳稅的,而且繳的是最高稅率的ordinary income。如果邊際稅率比較高,繳了稅再減去通脹,哪怕是4.5%的收益率還是基本打平購買力沒什麽增長,甚至購買力會降低。如果孩子馬上要上大學等著一大筆錢付學費,那麽債券可能是最好的投資,因為沒有違約的話,利息+本金是確定的,原來說好多少不會變。
投資股票市場是賭經濟增長,經濟增長了,發行股票的公司生意增長淨利潤一般增長得更快,因為許多公司都借債做生意,已經有了杠杆。過去許多年平均來說股票收益比通脹高幾個百分點,而且qualified dividend / long capital gain income 稅率都稍微低一點。【Disclaimer: past performance is no indication of future return】
萬一經濟不增長,股票就會比較糟糕,比如日本的日經指數從1990年高點37000下降後,直到2024年後才回來,現在又降到37000以下了。
我不是完全反對投資債券,我隻是把利弊都列出來。投資者自己斟酌每樣投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