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風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
博文
(2017-09-29 21:20:59)

  現在正值仲夏,天氣非常熱。幾天之前,天氣預報就拉了紅色警報,預告本周周二至周四的天氣會異常炎熱。今天早上一起來,就發現金燦燦的陽光透過大大的落地窗照射進來,灑落在地上、沙發上、桌子上的光與平常的大不一樣,這些光是柔和的金色,太陽仿佛變成了路燈,散發出來的光都是黃燦燦的,真的身臨其境在遍地都是黃金甲的感覺。抬頭看窗外的天空也不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十章生活的藝術 我們的許多成見中,其中最基本的是認為有一個“我”的存在。這樣的假設,使我們每個人把“我”擺在首位,視自己為宇宙的中心,盡管在大千世界中,我們毫無困難地看到我們的世界隻是其中的一個;在這個世界的芸芸眾生,我們也看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個。無論我們如何自我膨脹,與浩瀚的時空比較,“自我”實在顯得微不足道。&l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九章目標
有生就有滅。(注一)
體驗這個實相是佛法的要旨。身與心僅是不斷生滅的過程,我們對短暫且沒有實體的過程產生執著,就會有痛苦。如果我們體驗到這些過程的無常性,執著就會消失,這就是內觀者的工作:觀察自身內在不斷變化的感受,以明白無常的性質。當感受生起時,不起任何習性反應,隻是讓它生起又滅去,這樣的話,舊習性會浮上表麵然後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問題與回答
問:今天下午我換了一種新姿勢。用這個新姿勢,我可以坐久一點也不用換姿勢,而且背也可以保持端直。但是這麽一來,卻不能感覺到很多感受。不知道感受到底會不會出現呢?還是我應該換回原來的姿勢?
答:不要刻意選擇一個不舒服的姿勢來製造感受。如果那種練習方式是正確的,我們就會要你坐在釘床上!這些極端的作法並沒有幫助。應該選擇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選擇“感受”為觀照的對象,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因為身體上的感受,和心理狀態息息相關。感受就像呼吸一樣,會反映出當下的心理狀況。任何一種心理狀況——如想法、概念、想象、情緒、記憶、希望、或恐懼——浮上意識表層,感受就會跟著升起。每個想法、情緒、內心的變化,身體上會伴隨著一種相應的感受出現。因此,藉著觀察身體上的感受,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七章慧的訓練
持戒和修定都不是佛陀獨特的教導。這兩者在佛陀開悟之前都已廣為人知,且行之已久。事實上,他在尋求解脫之道時,曾跟隨兩位老師修定。所以在修定方麵,佛陀的教導和傳統的宗教並沒有多大的差異。所以宗教都強調道德修養的必要性,並且也都可以藉著祈禱、宗教儀式、斷食、苦行、或是種種禪坐方式達到喜悅的境界。這類修行的目的,隻是為了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佛陀的教導當中,也提及可達到各種禪那的境界。佛陀本身在開悟前,也曾學習過八種心靈高度專注的禪那境界。終其一生,佛陀始終沒有間斷地繼續練習禪那。但是隻靠禪那不能解脫。因此當佛陀教導禪那的時候,他強調這隻是用以培養洞察力的墊腳石罷了,內觀者培養定力的目的,不是為了去體驗輕安喜悅,而是把心練成專注,用以體認自身的實相,並去除導致痛苦的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六章定的訓練
藉著持戒,我們企圖控製自己的言語和外在的行為。然而,苦的起因確是來自我們內在的行為。如果我們的內心仍舊在貪愛瞋恨等有害的情緒中翻滾煎熬,那麽隻限製外在的言語和行動,是毫無用處的。貪愛瞋恨,絕不可能離苦得了的,遲早貪愛瞋恨,會如火山一般爆發出來,使我們犯戒,傷人又害己。
人人都不了解不該做壞事的道理。畢竟,數千年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問題與回答
問:堅持正當的行為,算不算是執著呢?
答:不是;主要盡你的能力去做,了解到結果不是你所能控製的。盡你所能,但將結果順其自然、留給正法。(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問:那就是說,願意嚐試錯誤囉?
答:如果你做錯了,接受它,下次不要重複同樣的錯誤。如果又失敗了,你笑一笑,再試試別的方法。如果你能在麵對失敗時,一笑置之,並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五章戒的訓練
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去除痛苦。而要止息痛苦,必先止息痛苦的起因----貪、嗔、癡。佛陀發現一條可以根除痛苦的實修之道,他自己照著這個方法修行,並且將它教導給眾生。這條實修之道就是“八聖道”。曾經有人要求佛陀用幾句簡單的話來解釋八聖道,於是佛陀說: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此乃覺悟者的教導。(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