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風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
正文

內觀一生活的藝術(七)

(2014-04-25 08:30:56) 下一個
第二章 起點
痛苦的原因存在於我們每個人之內 。當我們了解了自己的實相,就可以體認出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所有的智者都告訴我們:“認識自己”。我們必須從認識自身的本質著手,否則就永遠不可能解決自己的煩惱,或是這個世界的種種問題。

但是我們究竟對自己了解多少呢?我們每個人都深信自己很重要、很獨特,但是我們對自己的認識都隻是表麵的。在較深入的層次上,我們對自己一點都不了解。

佛陀透過對其自身本質的研究,來研究人的現象。他摒棄所有的成見,探討內在的實相,領悟到每個人都是五種運作過程的聚合體,其中四種是心理的,一種是身體一的。

身(物質)
讓我們從身體的層麵開始。這是最顯而易見、最清楚明白的部分,很容易就能由感官覺察到。但是我們對它真正的了解,卻是少之又少。表麵上看起來,人可以隨著他的意誌控製身體的行動。但是就另一個層麵而言,所有體內的器官都不受我們的控製,它們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運作。就更微細的層麵而言,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內,不斷發生的生化反應,我們完全沒有體驗、一無所知。然而這個層次還不是物質現象的最終實相。追究到最後,這個看似堅固實在的身體,是由許多次原子微粒存在的時間,比一兆分之一秒還要短暫。這些粒子持續不斷地生起、滅去,存在又逝去,就像一股振動之流。這就是佛陀在兩千五百多年前所發現關於身體以及所有物質的最終實相。

現代科學家經由親自研究,已經認同並且接受這個有關物質世界的最終實相。然而,他們卻沒有解脫、開悟。基於好奇心,他們研究宇宙的本質,並運用聰明才智以及各種儀器證實他們的理論。相對地,佛陀的動機並非僅是好奇,而是為了尋得離苦之道。除了運用自己的心去探究真理之外,他沒有使用其他的工具。他所發現的真理,不是運用聰明才智的結果,而是他親身驗證所得到的。這就是佛陀得以解脫的原因。

佛陀發現整個物質世界是由許多粒子所組成,巴利文稱其為 kalapas(極微) ,“小得不可再分割的單位”。這些粒子以不斷的變化,呈現出物質的基本特性:軟硬的性質:(地)、黏著的性質(水)、和動的性質(風)。它們結合在一起,組成各種結構,似乎有某些恒常性,但事實上,都是由極其微小的“極微”組合麵成,它們不斷地生起又滅去。這就是物質的最終實相:波動或粒子的持續之流。而這就是每個人自稱“我”的這個血肉之軀。



身體的運作過程之外,還有心理運作的過程,也就是“心”。雖然摸不到也看不到,但是“心”與我們的關聯似乎比“身”還要密切:我們或許可以想象,在沒有了肉體之後,心仍有可能存在,但我們卻難以想像,沒有了心,該如何存在下去。然而,我們對心的了解,何其有限;對心的控製力,又是何其薄弱。它常常違背我們的意願,做些我們不想要做的事。我們對意識表層的掌控力是微乎其微;至於潛意識,則似乎完全超乎我們的掌握或了解,其中充滿了各種我們可能不認同或並未察覺的力量。

就像審視他的身體一樣,佛陀檢查他的心。他發現以廣泛、全麵地來看,心是由四種運作過程所組成的:認知(vinnana,識蘊),辨別(sanna,想蘊),感受(vedana,受蘊)以及習性反應(sankhara,行蘊)。

第一種運作過程是認知(識蘊),是心接收的部分,是一種未辨別的覺察或認知的作用。純粹隻將身心上所發生的任何現象及接受到的任何訊息予以接收。它隻記載各種經驗的原始資料,而不加以辨別名目,或做價值判斷。

第二個心理運作過程是辨別(想蘊),是一種辨識的作用,這個部分是辨別識蘊所接收下來的任何東西。它將輸入的原始資料,予以分辨、命名、歸類,並且做出正麵或負麵的評價。

接下來的部分是感受(受蘊)。事實上,每當接收到任何訊息,感受立刻生起。它是一個訊號,表示某件事情正在發生。隻要不對訊息加以評價,感受就會保持中性。但是,一旦對輸入的資料賦予價值判斷,感受就隨之變得愉悅或不愉悅。

如果感受是愉悅的,就會期待這愉悅的體驗能夠延長或強化;如果感受是不愉悅的,就一心想將它排除終止。結果心會生起喜歡或厭惡的習性反應。(注一)舉個例子來說。當耳朵運作正常,聽到了聲音,這是認知(識蘊)在作用。當聲音被辨識出是正麵或負麵的語言時,辨別(想蘊)已經開始運作。緊接著感受(受蘊)開始起作用,如果是讚美之辭,就會生起愉悅感受,如果是粗言辱罵,就會生起不愉悅的感受,而習性反應(行蘊)亦隨之而生:如果是愉悅的感受,我們就喜歡它,期望能多得到一些讚美;如果是不愉悅的感受,我們就討厭它,想要終止辱罵。

其他的感官接收到訊息後,也生起同樣的運作過程:識(認知)→想(辨別)→受(感受)→行(習性反應)。這四種心的運用,遠比組成物質實相的粒子變化得更快。當感官接觸到任何物質的瞬間,這四個過程都一再重複。然而,這過程發生得如此迅速,以致於我們無法覺察到正在發生的實相。隻有當某種特定的習性反應一再重複地發生了好一段時間,形成明顯、強烈的心態時,我們才能在意識的層次,覺察到它。

用這種方式來說明“人”,最令人震驚的不在於“人具有什麽”,而在於“人沒有什麽”。無論是西方人或東方人,是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回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無神論者、或是任何人,每個人都與生俱來地認為:有個“我”存在,一個恒存不滅的自我。我們不假思索地認定,十年前的那個人,基本上和今天的這個人是同一個人,十年後也還是一樣,或許死後還會繼續存在於來生。無論我們相信何種哲學、理論或信仰,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帶著根深蒂固的信念在過日子:“過去的我,現在的我,未來的我”。

佛陀對於這種出於本能的自我認知提出質疑。他這樣做,並不是提出另一種思考觀點,來與其他各家的理論抗衡,佛陀一再強調,他並不是提出一種觀點,而僅是敘述他親身經曆的真理,這真理是任何人都可以親證的。佛陀曾說:

覺悟者已舍棄所有理論,因為他已親見物質、感受、辨別、習性反應、認知(色、受、想、行、識)的真相,以及它們的生起和滅去。(注二)

佛陀發現,不管表相如何,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一連串前後不同但相互關聯的事件。每個事件都是前一事件的結果,而且毫無間斷地接續下去。這些密不可分的事件接連地發生,表麵上看來是連續不變的、是完全相同的一個人,但這隻是表麵的實相,不是最終的真理。

我們或許可以給一條河取個(固定的)名字,但事實上,它隻是不斷流動的水,從未在河道中稍作停留。我們可能會視燭火為持續不變的東西,但是如果我們細看就會了解,事實上它隻是燈芯燃燒的瞬間火焰,然後立刻就會被新的火焰所取代,片刻不停。我們談及電燈的光,卻從來沒有停下來想想,它實在就像河流一樣不停地流動,一股能量因極高頻率的熱振動,而流過燈絲。每一瞬間有新的東西生起,它是過去的產物,而在下一刻又被另一個新的東西所取代。這些事件的接續是如此地迅速無間斷,以致於很難加以分辨。對整個過程中的某個片斷,我們不能說,現在這個片段和之前的片段是完全相同的;也不能說,它們是完全不同的。不過,流動的過程的確發生了。

同樣的道理,佛陀了悟到,人並不是已經成型的、永恒不變的實體,而隻是時時刻刻不停流動的過程。沒有真正的“眾生”,隻是不斷地流動。不斷形成的過程。當然,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必須與人相處,彼此將對方或多可少視為有既定的、不變的本質。我們必須接受外在的、表麵的實相,否則的話,就完全無法過日子了。外在的實相是一種實相,但隻是表麵的實相。就更深層來說,真正的實相是,整個有生命、無生命的宇宙,都處在一種持續的變化狀態之中——不斷地生滅、生滅。每一個人事實上都是瞬間萬變的次原子微粒之流,加上認知、辨別、感受、以及習性反應(識、想、受、行)的心理運作過程,這些心理的運作過程比身體(色)過程的變化還要迅速。

這就是每一個人念念不忘的“自我”最終實相;這就是我們身處其中的身心連續事件。如果我們能直接體驗、而正確地了解,就可以找到離苦之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Quarx 回複 悄悄話 Great! I feel it and agree with you.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