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張家阿爺走了,這往後的日子就隻有靠毛毛了。毛毛在外灘附近上班,為了節省,他每天走路上下班。從長樂路到外灘,那是很長的一段路啊,鄰居們都感歎,張家阿娘有個好兒子。毛毛也老大不小了,該娶媳婦了。經人介紹,這196號就裏來了個小方,和毛毛一樣,是廠裏的工人。從此,照披間燒飯高峰期在張家的灶頭前多見到的是小方的背影。小方中等身材,因為熟悉了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青海更不是吃素鬧著玩的!!!!張家阿爺阿娘很快又回到了上海。回到了長樂路196號。在二樓西間住了下來。也許在他們去青海之前不是住在西間,也許他們老早在196號裏隨著老本的量變也換過幾間房,我不清楚。自我同張家做鄰居時,他們一直居住在二樓西間,並且還有個兒子,我管他叫毛毛叔叔。毛毛如其父母一樣沒脾氣。說話也帶寧波味道,當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張家阿娘也活過了90高齡,不過二十多年來卻沒有老伴相陪左右。怎麽描述張家居住的那間房呢?說是閣樓,朝西倒也開了幾扇窗,說是亭子間,可這屋的結構實在是幾塊木板隔出來的閣樓。就稱它為二樓西間吧。小是小些,房間還是四四方方,算得上正氣。我識得張家時,張家阿爺還在。像林家一樣,兩夫妻也是成天卿卿我我,隻要不是必要出去謀生或辦事,兩人必時時刻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要說196號內的分配布局是將原資產階級主人趕一邊,無產階級闖進來瓜分的結果,也不盡然。從前支付周家房租的的幾家老房客也都還留著呢。二樓西廂房後間的林家就是其中之一。林家阿爹老底子開藥房,主要經營進口藥品,以日貨、德貨為主,英美製品為輔。阿爹雖看不慣粗俗,但麵對粗俗也始終保持彬彬有禮。林阿爹人不高,背畢挺,戴著寬邊黑框眼睛,高興時,開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196號裏沒有被切隔過的完整住房也就隻有這造反派的王家,和有軍警背景的賈家居住著。他們可以有條件選擇與其他房客溝通,或者不溝通。當然還有建造這幢房子的原主人,周家母女。雖然她們隻是窩在一小間,但煤氣衛生設備俱全,也可選擇保持一份清靜。 其他居民則是抬頭不見低頭見,每天照披間必碰麵,共用幾個水龍頭,幾個衛生間;共用著水表,電表…雖然居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除周家母女外,還有兩家也可獨立門戶。
二樓東廂房王家,一家三口,夫妻大約三十出頭,一女孩芝蘭與我同齡。居住麵積四,五十平米,前後兩間,可合可分,南北通風,寬敞明亮;獨立衛生間,獨立燒飯處。都說他們家是造反派,幾歲的我聽不出造反派三個字是貶義還是褒義,隻覺得,若是我家也能住在這麽完整套房,該多好啊!芝蘭雖小有霸氣,卻不招人討厭。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長樂路196號與其緊連著的194號是姐妹樓,內外結構基本相同,坐南朝北。四扇黑漆漆的石庫門正對著種著一排法國梧桐的長樂路街麵。中國人的建築與中國人一樣,外表乍看是並非有什麽特別之處,而進門以後,城府有多深,就隻有住在裏麵的人知道了。記憶中,在位於成都路和瑞金路的這段長樂路上,應該沒有另一幢石庫門住宅可與這對姐妹樓同日而語了。怎麽說呢,兩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