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長樂路196號的回憶 (四)

(2013-07-21 09:40:58) 下一個

要說196號內的分配布局是將原資產階級主人趕一邊,無產階級闖進來瓜分的結果,也不盡然。從前支付周家房租的的幾家老房客也都還留著呢。

二樓西廂房後間的林家就是其中之一。林家阿爹老底子開藥房,主要經營進口藥品,以日貨、德貨為主,英美製品為輔。阿爹雖看不慣粗俗,但麵對粗俗也始終保持彬彬有禮。林阿爹人不高,背畢挺,戴著寬邊黑框眼睛,高興時,開兩句東洋話,托帶幾聲“嗬嗬”,就差再鞠個躬了。林家阿娘已年過半百,依舊是婀娜窈窕,溫婉無比。老兩口是恩愛有加。每天在照披間,哪怕隻是熱點臭冬瓜,海菜光,阿爹也陪在阿娘身旁講講閑話。回憶起年輕時光,林家阿娘就會神叨叨地說起阿爹那會兒對她是怎般地欲罷不能:“儂阿爹親得我來身上都是烏青塊。”慢吞吞的寧波話,帶點嬌瞋。 美中不足的是,林家阿爹縱然在年輕時把阿娘親得全身烏青,卻沒能親出個一兒半女來。阿爹當然不會用“無後”的理由去娶個妾來的,而是兩夫妻毅然決然地領養了個兒子。我認識他們時,林家領養的兒子早已長大成人,北上幹革命去了,並在革命隊伍中成了婚,生了個女兒,琳,比我大三歲,在上海被阿爹阿娘掌上明珠般地養著。

由於是住在被隔出來的後間,他們的房間就要給住在前間的人提供通道,所以他們基本沒有真正的私人空間,隻是把大床圍起來,掛上床簾。好在前間隻住了個來往於鄉下和上海的一個阿婆,而且識相知禮,也倒不是太尷尬。

物質是匱乏的,飯桌上經常有鹹菜,腐乳加泡飯,但這老幼三口還是過得津津有味。吃飯時三人都要坐好,杯盤碗筷加小碟子是一副不能少。就這樣過了很多年。。。

聽說林家阿爹阿娘雙雙活到90多歲才辭世而去。我想他們能這麽長命,同他們夫妻恩愛,感情滿足是分不開的。有了這種堅固的恩愛,物質匱乏,無私人空間都算不了什麽太苦悶的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從沒愛過 回複 悄悄話 幸福!
Daisyrose688 回複 悄悄話 我小時候住高福裏,196 號在哪裏呀, 是長一小學對麵嗎?
Montpelliersky 回複 悄悄話 希望看到更多的我的老鄰居的故事。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