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長樂路196號的回憶 (一)

(2012-03-29 10:35:25) 下一個

長樂196與其緊連著的194號是姐妹樓,內外結構基本相同,坐南朝北。四扇黑漆漆的石庫門正對著種著一排法國梧桐的長樂路街麵。

中國人的建築與中國人一樣,外表乍看是並非有什麽特別之處,而進門以後,城府有多深,就隻有住在裏麵的人知道了。

 

記憶中,在位於成都路和瑞金路的這段長樂路上,應該沒有另一幢石庫門住宅可與這對姐妹樓同日而語了。怎麽說呢,兩樓三上三下,其後院可裝一小學,而196號的一樓西廂房裝了個加工廠,一二十號人在裏麵上班,關起門來也未必太影響樓裏居住的十來戶居民,可想這房子的原主人絕非平庸之輩。一樓客堂後,兩間尺寸大方的照披間,每戶配兩個煤氣爐子,哪怕逢年過節,照披間麵積雖不能說是綽綽有餘,也絕不會是捉襟見肘。照披間後是後天井,住戶們三天兩頭在那裏養幾隻雞,孵幾籃子蛋。每一層麵都有至少兩個衛生間,抽水馬桶還各配一浴缸(一樓除外),二樓三樓還各配一電話,不過電話後來都拆走了。由於一樓的衛生間還需滿足西廂房加工廠女工的需要,那麽定期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要說這房子的原主人,也並非遙不可及。周姓母女兩人,居住在三樓隔出來的一個小間裏,我們稱她們為周太太,和周老師。據說周老太太還有兒子和其他家人,不過都在美國。周老太太很難得出來,年事已高,一雙裹著的小腳行走很不方便 。我們都知道她是周太太,見到她時都會跟她打招呼,她也會哼哼哈哈地回應,但看得出來她更情願人家leave her alone,她其實更本也不認識我們誰是誰。周老師中年的模樣,既然我們稱她為老師估計她應該有份教書的工作。不過除了禮貌性的打招呼外,周老師沒有其他多餘的話,能見到她的時候,要麽是她出去,要麽是她回來,從不會看到她在房子的別處停留。對了,她們家的煤氣是在三樓自己房間門外,衛生間也如是,所以相對地與其他房客獨立開來,還是能做到的。周老師中等身材,體態小巧,著裝講究妥貼,上裝是件件有腰身,褲子是taped leg,這種褲子的剪裁隻適合一部分女子,她們擁有筆直的腿和玲瓏秀氣的腳。已記不得她是梳怎樣的發型了,倒還記得她頭發烏黑光亮,不燙發,也不是齊耳短發,都是往後梳的,襯出一張光生的小臉。臉上沒有皺紋,更是從不皺眉頭,真是從不皺眉頭,那麽為什麽,為什麽當我打開記憶問自己周老師是什麽樣,我的第一回答卻是“始終皺著眉”?我想,那大概是空氣吧,周老師走過時,會把她周圍的空氣都給皺起來,在人們的印象裏畫一對皺著的眉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bkgardener 回複 悄悄話 如果說的是同一地方的話,可惜那棟老洋房已經拆掉了。賈家為我姨夫一家和老人。老人早走了,拆遷後姨夫一家搬到徐匯上海師大那邊。12年回國還路過那裏看了一下,現已是個變電站。最後一次在那個陽台和上海親戚吃飯是94年回國。其實姨夫隻不過是個民警而已,不過文革還是可能沾了點便宜吧,談不上什麽了不得的好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