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風朗月

寫自己所想,在茫茫的網海中,讓思想散如灰燼。
博文

從米蘭坐火車到尼斯,一路風光無限。列車先是在阿爾卑斯山的南麓穿行,可以看到白雪的山頭,依山而建的村鎮。車行不久竟飄起了雪花,小女兒看雪的願望終於滿足了。不知是天放晴了還是列車走出了山區,一錯眼已看到藍天碧海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列車在地中海沿岸穿行,一幅幅美美的海景在眼前展現又倏忽即逝----不久,看到邊防警察上車檢票了,知道我們已到了意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走在佛羅倫薩的大街小巷,青石板的路麵、古老的建築,讓人有穿越之感。這座文藝之城似乎還籠罩在文藝複興的光環之下: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瑰寶聖母百花大教堂依然精美得炫目,烏菲茲展覽館收藏著大量的文藝複興時期的精品,這裏還是世界第一所美術學院的誕生地… 佛羅倫薩第一站我們就選了美第奇家族成員曾經的居所皮蒂宮,600年前美第奇家族掌握著歐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1-12 23:04:55)

一進羅馬城,撲麵而來的是從容不迫的、華貴典雅的感覺,是舊貴族的派頭。街道全為石磚鋪就,肯定不是為現代汽車交通設計的。但不同於其它古城的道路,羅馬的街道寬敞、整齊,一定是經過統一周密的規劃,看路邊的建築,多是大理石或混凝土的牆麵,雄渾厚重,不少建築有三五百年的曆史,有的更久。哥特式、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隨處可見。俗諺說“羅馬城不是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1-11 21:26:50)

提到希臘,總要在前麵加上一個“古”字,可能是古希臘的文明太過於耀眼吧。腦子裏出現的就是“希臘神話”、“荷馬史詩”、柏拉圖、蘇格拉底、亞裏斯多德、畢達哥拉斯-----對於今天的希臘,知道的就隻有“歐債危機”了。決定要去地中海沿岸周遊一番,首先想到的是希臘。大學時代曾讀過一點希臘神話,被人類童年時代的幻想所迷惑,對希臘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1-07 18:45:43)
----祭王道乾先生
先生是強撐著病體給我們上完這門課的。我們是先生最後的學生。我們的結束以後,先生就去住院了。不久,他就遠遠地走了。
聽說先生脾氣極為耿直暴躁,曾經得罪了不少人。對學生也非常嚴格,曾受業於他的師兄都告誡我們:當心老頭子發脾氣。不過教我們的半年裏,先生從未發過脾氣,甚至連大聲說話的時候都不常有。記得第一次去他家上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2-25 00:27:58)
已記不清自己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但女兒的出生及成長卻讓我再一次體驗了童年。我不能不說,做母親不隻是一份責任與義務,還有快樂。孩子給平淡的生活多了許多亮麗的色彩,孩子給理性的對話增加了任性的吵鬧,孩子也給板結的心靈加了一些活潑的因子------總之,有了孩子,生活一切都不同於以往,她變成了你生活的中心,過去你所求的一切,什麽語言的深意,文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2-25 00:25:49)
香格裏拉以其神秘與夢幻招引著我們。香格裏拉因美籍探險家約瑟夫·洛克的著文介紹和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消失的地平線》一書,首先在西方世界聞名。在我的想象中,香格裏拉一定是存在著許多古國遺跡的,可以感受到神的足跡在大地上漫遊或是佛的靈光籠罩著山川河穀------拿著地圖,和早已讀過多遍的旅遊手冊,我們來到了雲南,開始了我們的香格裏拉之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2-24 02:00:19)
揚州最美的季節大概就是“煙花漸欲迷人眼”的春季了,如愁的春雨綿綿地下過幾次以後,楊柳枝兒就開始吐出嫩芽來,遠遠望去如一團青煙繚繞在樹枝兒上,行走其間會不時有柳絮兒飄到你臉上。小巷中還會不時傳出揚州的小曲兒:“東莊大哥出遠門,西莊妹妹來送行,楊柳葉子青(兒那)-----”或是帶著淒愴腔調的揚劇:“隻見鴻雁騰了空-----”已顯得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02-20 23:10:09)
給我一聲輕輕問候 請給我一聲輕輕問候 送一片綠葉慰我淒涼的清秋 從此, 我的眼淚隻牽連多彩的夢境 無言地凝望 失落的溫柔 請給我一聲輕輕問候 如夢的春雨 會送來你親切的細語 從此 我的耳朵隻諦聽春的足音 細細辨別 你走近走遠 請給我一聲輕輕問候 用細草編成花環幾朵 從此 我會等待草長鶯飛 等待春的聲音喚我同住 任憑煙花迷蒙雙眼 任憑幾回天際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2-20 23:07:23)
送友人關山易越時光難朔數度春秋竟淡了許多傷感臨別時隻是揮揮手往後的日子便在煙雨中飄浮------曾記否一句平常的話曾令我久久心痛一個不經意的眼神讓你魂牽夢縈地感動多少次妙鬥機鋒清風徐來隻把玫瑰的色彩暗鑲在白壁的虛空笑的時候多了哭裏也有甜蜜的滋味-----------當你初為人婦看你的兩眼滿是幽怨的淚水才知道我們本不該談禪作於1991年揚州發表於《文學報》95年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