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灣的月亮

在那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麵是那彎彎的月亮灣,月亮灣的旁邊有一個大海,海波蕩漾帶著我的歌聲飄向遠方!
博文

6月8日到7月7日去土耳其10天,希臘20天,共一個月,對地主來說,離職一個月實在不易。還好,房子,地有憲法保障,租客好壞,都拿不走地主的分毫,比拿著股票強,隻是累了筋骨,呆傻了腦袋。回家小息片刻,7月26日到8月10日又去了趟日本和中國,感觸頗多。旅遊,勞民傷財,為什麽還要去?是去見識,去比較,然後才知道世界有多大,有什麽,諸多的人都怎麽活,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6-02 20:06:25)

每次寫投資房的文章,都被版主置頂,招來許多讀者,留言,在此一並致謝!

每個人的投資出發點,做法,收益都不同,尤其是投資房子,動用的資金大,地點,價格,新舊,租金截然不同,所以很難說誰的更好。有人買2-3萬的房子,就能租5-600,我想,大家也未必一窩蜂的都去那裏買房。所以每個人隻能是根據自己的情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我之所以執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從3月初開始逛美國菜市場,共買白菜4棵,最後兩棵5月18日成交,4張租約都已簽字畫押,房客已陸續入住。4棵白菜,耗資$483800,俺黃世仁坐收租子$3894,毛利9.658%。樂哉樂哉!異國遠距離買房,加上人生地不熟,一切從頭開始,又手續繁雜,扛4棵小白菜,壓得偶氣喘籲籲,腰酸背馱,今天終於搞定,有了喘口氣的機會,趴下小息片刻。從買白菜以來,這主婦的活差點丟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05-10 19:10:34)

說個在美國買白菜的題外話。
我有個朋友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學家,一點都不誇張。此人在中國讀完著名的經濟學院碩士,80年代中,東渡日本,讀完經濟學博士,就職日本的一所大學教國際金融,從助理講師--全職講師--副教授--教授,一直坐到帶博士生教授的椅子。後來移居美國,很快又在加州的知名大學謀職--教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一點都不含糊,真正的女經濟學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寫了兩篇在美國買白菜的經曆後,收到許多悄悄話和留言,謝謝大家來訪和關注。為了節省時間,在此一並回答。
       
       從09年開始本人就關心美國房子市場,因為去年初加拿大的房子也下跌,本人主要精力集中在溫哥華買房,收獲甚豐。從去年第二季開始,加拿大的房子背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04-17 08:46:32)

這個星期出了兩個offer,第一個asking$95000,我出了$96000,拿下,第二個asking$99900,我出$105000,被拒。兩個房子在一個區,同樣大小的地,房,都是4臥2浴,同一年建,不同的是listing經紀。第一個經紀說有人出offer,聽話聽音,意思是說,沒有fullprice,我想要,就多出1000,試試,結果成功。第二個經紀,不透漏任何消息,多個offer?fullprice?一個字都不肯說,他要讓每一個人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3月初,三人行去了趟Phoenix,openhousetour兩天,買房共5間,偶名下兩間,有一間房,讓我一見鍾情,沒出屋就讓realtor寫了Offer,一個星期的等待,暗算,偶冤大頭多出了$5100,拿下這間白菜房,誰讓你喜歡上了它呢,為情,偶敢“撲湯蹈火”。地4167Sf,房2090SF,3臥2.5廁,每個臥室都有walk-incloset,麵對公園,Cornerlot,新漆,新地,在WalledCommunity裏是上等第三。2005年的成交價是$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請各位大俠告知,鳴謝!本人是加拿大稅務居民,上個星期去了趟美國Phoenix,買了2個house,圖個便宜,也為了支援美國經濟複蘇。聽說的,自己到政府稅務網上看的,稅率,對不上,也沒看明白。請各位大俠解釋給俺聽聽:
 
     1)外國人名義,在米國用現金買房,無貸款,租金收入,先交國稅,不分收入大小,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最近,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炒的好是熱鬧。去年因為許多人唱衰美元,就把手裏的美元一部分換了加幣,因為住在加拿大總是要花加幣的,還有一部分作為貨幣分散投資,買了些歐元。剛剛從美元裏驚慌失措的逃出,氣還沒來得及喘,又遇上人人唱歐元崩潰,這心情如同出了狼窩又掉進了虎口。這兩年,在這金融市場一條街上混,猶如倉皇逃竄的老鼠,有人吆喝一聲,有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10-31 15:18:52)

炒房和炒股的區別很大,股越炒越覺著自己笨,房越炒越覺著自己聰明,為甚麽?我在反思。1988年進日本的一家公司工作,辦公樓的後麵就是東洋證券,每天中午1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我都會用10分鍾吃完午飯,去隔壁那裏站一會,看看大屏幕上的股票,也和幾個老股民聊幾句。當時手裏的那點錢,也還不敢拿出去炒股。天天到哪裏去“上班”的幾個老股民,都是退休的老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