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製度視界 史識即興隨筆

鄒英美美德, 製度文明筆記,海外原創,即興隨筆,筆落於Lake Michigan與The Pacific Ocean之間。
正文

誰為製度背書,誰成替罪羔羊? ——從川普批馬斯克到“大而美法案”通過的製度裂縫

(2025-07-01 22:43:06) 下一個

文明係列·特別評論

 

誰為製度背書,誰成替罪羔羊?

——從川普批馬斯克到“大而美法案”通過的製度裂縫

 

一、當帝國重分製度賞罰權

 

2025年7月1日,美國參議院通過新版《大而美麗法案》(Build Back Beautiful),規模超過9000億美元,涵蓋新能源、基礎設施、AI落地、製造回流與國防技術重構等核心領域。這本應是一場“製度賦能”的勝利時刻。

 

然而同日,川普卻在媒體與社交平台上頻頻開火,劍指一人:

 

“Elon may be the single biggest recipient of subsidies in human history… Without government money, he might have to close shop and go back to South Africa.”

——川普在 Truth Social 發文。

 

這不是即興之語,而是一次製度背書關係的公然切割:曾被捧上神壇的馬斯克,成為被清算的製度祭品。

 

 

二、馬斯克帝國的製度真相:不是偷,而是被扶上祭壇

 

我們不能否認:馬斯克旗下企業確實在過去十餘年中獲得過數百億美元級別的財政扶持、稅收優惠與政府合約。這些扶持不是秘密,更不是非法,而是美國政府鼓勵新能源、商業航天與AI產業的戰略支出之一。

 

換句話說:

 

馬斯克不是攫取者,而是製度下注的承載者。

 

但問題在於,美國製度從未建立起“拿得多者需承擔相應義務”的機製,也從未設計“如何讓受益者對製度反哺”。一切都停留在模糊的“自由+獎勵”神話中。

 

所以當製度壓力反彈時,公眾最容易尋找的攻擊對象,往往是——“得最多的人”。

 

 

三、川普為何此刻“切割馬斯克”?

 

因為川普正在進行一種政治重組:他不再定位為資本代表者,而是要重回“反製度的民族代言人”。

 

這就要求他:

• 與馬斯克劃清界線;

• 與矽穀脫鉤;

• 與補貼型新產業畫出界限;

• 將自己重新鍛造成“人民的憤怒出口”。

 

馬斯克,正是這場切割的最好靶子:富、白、外籍、成功、科技、傲慢——他具備一切“可供民粹情緒投射”的特征。

 

但這不意味著製度正義,而是一次情緒型製度資源清算。

 

 

四、大而美法案的悖論:誰在吃製度的果,誰在被製度的火烤?

 

川普攻擊馬斯克之際,正是馬斯克係企業即將迎來新一輪聯邦合約與稅收紅利之時:

    SpaceX 占據新太空競賽的國家級通道;

    Tesla 與其超級充電網絡直接獲法案投資支持;

    Starlink 將作為通信基礎設施進入美軍標準序列。

 

於是悖論橫陳:

 

製度給他最多,卻也是製度清算最重的人。

 

賞罰之間沒有邏輯,而是選舉節奏的切換。製度財政係統在往前走,製度賞罰係統卻在情緒後退。

 

這不是馬斯克的問題,而是美國製度進入了“左右互搏”的階段:用一隻手分配未來,用另一隻手鞭打昨天。

 

 

五、不是馬斯克的問題,而是製度本身需要正名

 

如果製度真的要批評馬斯克,應有清晰規則:

    他是否違反補貼條款?

    他是否未完成公共責任?

    他是否違法審計?

 

但現在,沒有任何合約問題被提出,隻有“他拿太多了”的重複指責。

 

這不是問責,而是情緒清算。

 

馬斯克沒有改變,改變的是製度如何講述他:

    昨日是“星辰大海”;

    今日是“掠奪者”;

    明日是“敵人”還是“再合作”?

 

製度的語言,如果任由選票節奏變換語義,那麽製度本身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邏輯。

 

 

六、製度賞罰的核心不是敵友,而是規則一致性

 

文明不是靠“選誰賞誰”來維持的。

 

真正健康的製度賞罰係統,必須建立在結構一致性之上:

  可追溯:每一份財政支持有明示規則;

  可預期:受益者可以穩定配置戰略資源;

  可問責:製度可以審計、減額、終止,但不能羞辱、反複、挑動仇恨。

 

而當前的狀況是:賞罰的工具箱被政治節奏接管,製度作為中立平台開始變形為政績劇場。

 

這是文明製度最危險的轉向。

 

 

七、時間是否會看你一眼?

 

川普為何這樣做?因為他急需選票、成果、兌現、標誌性勝利。他知道曆史太慢,於是他選擇向選民交“眼前可見的賬”。

 

問題是——曆史真的會因此記住他嗎?

    他批馬斯克,但馬斯克造了火箭;

    他取消補貼,但補貼已築成技術軌道;

    他贏得掌聲,卻未留下結構痕跡。

 

政治生命是短線搏殺,製度設計是長線節奏。而文明,隻為那種讓係統運作得更久的人刻碑。

 

川普不是第一個靠清算盟友求勝的人,但他若不留下一套可用的製度語言,他可能是被曆史無視得最快的勝者之一。

 

 

八、文明製度不是獎品也不是鞭子,它是記憶中立場最清醒的部分

 

當製度開始以情緒賞罰,文明就開始失憶。

而當製度失憶,曆史也就不再為你停留。

 

這才是我們在“大而美法案”通過與川普批馬斯克之間,最該讀出的深層警告。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