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係列 · 製度貿易篇(其三)
不是對中國開戰,而是對站隊者征稅:川普正在用關稅重寫製度排序
摘要
2025年7月7日,白宮先後向日本首相石破茂、韓國總統李在明發出兩封內容幾乎一致的正式信函。而事實上,這僅是當日寄出給14個國家的其中兩封——
這些信函如同製度戰的動員令,範圍遠超日韓,但日韓因製度結構高度嵌入美國市場,成為最關鍵的“首批通知對象”。
美國總統向日本首相與韓國總統發出關稅通告信:所有出口美國產品將被統一征收25%關稅,除非在美設廠。這不僅是一場貿易重新談判,而是川普正在用關稅重構全球製造秩序。
本文深入解讀美越協議、日韓信函的製度邏輯,揭示新一輪全球製度重排中,美國如何不戰而勝,用市場通道交換製度歸順。
一、引子:總統信函不是外交,而是製度戰前通知
2025年7月7日,白宮先後向日本首相石破茂、韓國總統李在明發出兩封內容幾乎一致的正式信函。
信中宣布:自8月1日起,美國將對所有來自日本與韓國的出口商品統一征收25%的進口關稅。若有第三國轉運行為,將被征以更高稅率。與此同時,美國也提出,隻要日韓企業在美設廠、屬地製造,該關稅即可被豁免。
這不是談判通知,而是製度性的命題作文:
要麽選擇繼續獨立製造,承擔懲罰性稅率;
要麽將產業鏈遷入美國,用屬地化換免稅。
兩封信的語氣雖然克製、格式標準,卻不再屬於傳統外交。
它們更像是川普政府在製度戰開打前的正式通告。
二、從美越協議到日韓信函:川普正在重寫關稅邏輯
6月,美國與越南簽署一份“非對稱互惠”協議:
美國商品可零關稅進入越南;
越南商品出口美國統一征稅20%,若含中國成分則為40%。
不少人以為這隻是川普“針對中國”的延續,但7月對日韓發出的兩封信說明,這不是一場對中戰爭,而是美國正在對所有經濟體提出一個新標準:
“你想進入我的市場,可以,但必須接受我的製度路徑。”
貿易政策變成了製造結構重構的前奏,關稅成為製度排序的工具。
三、日本與韓國,麵對的不是關稅,而是路徑選擇
日本麵對的困局:
農產品若全免關稅,將被美國中西部農業壓垮;
醫療製度若放開,美國創新藥將衝擊本地醫保體係;
若數字平台完全開放,AWS與Azure將接管本土政企數據主導權。
川普政府並不掩飾威脅語氣:如果日本反製加稅,美國將疊加對日稅率,在25%基礎上追加同等幅度。
這一切,隻有一個豁免條件:在美國本地設廠生產,零關稅、快速審批。
這不是關稅安排,而是製度整合。
韓國的選擇更窄:
半導體、電池、汽車出口美國份額極高;
一旦統一25%稅率實施,三星、現代將失去北美價格優勢;
“製造回遷美國”的代價,將是本土產業的空心化。
對韓信函表麵語氣尊重,實則明確提出:不設廠,就加稅;轉運,也加稅;回擊,更加稅。
川普要的不是回應,而是結構服從。
四、中國沒被點名,但全局都在針對它
這一輪貿易重構,表麵看在調整日韓,實質上是在切斷中國之外的製度通道。
過去十年,中國製造借助日韓中間產品與東南亞組裝體係,完成了對歐美的全球滲透。如今美國重啟關稅工具,目標不是“中國本身”,而是那些“還未站隊,但在結構上支持了中國”的國家。
越南被點名處理轉運風險;
韓國被要求本地製造換關稅;
日本被施壓放開農醫數三大主權防區。
川普政府這一輪製度攻勢,不再強調意識形態,也不高調談“民主同盟”,而是直接設下一道線:
凡未製度入美者,即為逆差者;逆差者,皆需納稅為懲。
五、這不是產業脫鉤,而是製度服從的分級排序
這一係列政策的本質,並非單純地將製造業“拉回美國”,而是通過關稅施壓、屬地免稅機製,建立一個“美方製度主導型製造體係”。
經濟體 | 關稅機製 | 製造條件 | 製度含義 |
屬地製造(在美設廠) | 零關稅、優先審批 | 遵循美國標準 | 完全納入美製度結構 |
非屬地製造 | 25%~40%高關稅 | 被限製進入 | 排除於製度秩序之外 |
對日韓而言,這是選擇“產業生存”還是“製度獨立”;
對中國而言,這不是能否談判的問題,而是整個出口結構將被製度包圍、被物流隔絕。
雖然日本與韓國是此次製度通告的重點對象,但這一輪“關稅施壓”絕非個別行動。根據公開信息,白宮在同一天共向14個國家寄出關稅通牒,涵蓋越南、馬來西亞、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孟加拉國、印尼、南非、突尼斯、波黑、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等經濟體。
這些國家或多或少都處於中國製造鏈條的延展地帶,要麽扮演“中轉站”,要麽是產業結構依附中國,再通過出口獲取美方市場份額。川普政府的邏輯並不複雜:凡製度未入美者,皆視為逆差風險;凡逆差者,皆需以高稅率承擔製度成本。
因此,即使沒有直接點名中國,這場全球製度排序的戰役,早已在外圍完成了封鎖布局。
六、總結:美國要的不是市場交換,而是製度歸順
川普的這套關稅邏輯,不是回歸傳統保護主義,而是一種“係統排序機製”:
用懲罰性關稅迫使外國產業鏈遷入美國;
通過零關稅豁免製度打造製度性製造圈;
向全世界發出一個信號——“製造權=製度聽命”。
他沒有對中國宣戰,卻在用製度重構,將中國包圍。
他沒有攻擊日本,卻要求其數字與醫療放棄主導權。
他沒有對韓國叫板,卻清晰畫出順從與抵抗的關稅邊界。
這一切,都不再是外交語調,而是貿易秩序的新世界規則。
閱讀更多《文明係列》文章,請訪問專欄:
知乎網《史識美德 · 文明製度筆記》
深入探討美中製度博弈、全球貿易演化、AI製度落地與文明衝突的現實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