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廣州地鐵實施了比機場還嚴格的安檢措施,在未提前充分預警與安排的情況下,突然升級安檢標準,導致高峰期大量乘客滯留。早高峰排隊半小時以上,直接觸碰到了公眾的“生活痛點”。從視頻與民眾反饋來看,“一人一檢”的嚴格模式極為低效,且安檢內容顯得機械而冗餘,例如檢查充電寶、紙巾等物品, 進站口造成了嚴重擁堵,民眾怨聲載道,罵聲一片。
有網友注意到,12月8日下午,廣州地鐵發布兩條通知,提醒進站乘客主動配合,按照“人過門、物過機”的要求進行安檢。如通過安檢門、安檢機有提示報警的,安檢員將會人工進行複查及開包複檢,確認無問題後才能予以放行。據傳,起因是幾位公安部(廳)“安保專家” “微服私訪”,攜帶刀具等違禁品,“混”過了地鐵安檢,“發現”了嚴重的安全漏洞。追責下來,地鐵公司不得不緊急應對。為了規避安全漏洞導致的責任追究,選擇“過度執行”來表態。
中國自詡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無論是治安環境還是社會犯罪率,均處於較低水平。那麽,為什麽一個公認“安全”的國家,地鐵安檢仍然如此頻繁?這是否是安全與效率之間的一種“偽平衡”?地鐵安檢,在中國不僅是一種安全措施,更被賦予了“政治穩定”和“社會和諧”的象征功能。安檢的存在在傳達一種信息:“絕不允許安全事件發生。”
既然犯罪率低、安全事件少,地鐵安檢的頻率和嚴苛程度,就顯得與之不成比例。在中國,“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治理思維占據主導。地方政府麵對安全問題時,通常會采取極端措施以規避責任,而不考慮對效率與民生的影響。地鐵安檢,全國普及,而許多國際都市(如紐約、倫敦和東京),並未在地鐵安檢方麵投入如此多資源。這種“高投入低產出”的模式,究竟是在追求安全,還是在為治理“表現”服務?
12月9日晚高峰起,多位網友反映,廣州地鐵的多個地鐵站恢複以往的安檢流程。12月10日早高峰,據民眾實測,廣州地鐵安檢已恢複此前安檢流程,市民可“絲滑進站”。這場“嚴查”手段,持續約10個小時後,終於在民眾的一片叫罵聲中草草收場。僅維持10小時便恢複原狀,背後顯然是公眾輿論的強大壓力,以及地鐵公司與政府的妥協。這種“頭痛醫頭”的方式,暫時平息了矛盾,但並未解決公眾對安檢製度的不滿。
安全固然重要,但過度的安全措施是否以犧牲民生效率為代價?此次事件反映了民生需求與安全成本之間的衝突。對於乘客而言,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嚴查引發的長時間排隊,直接導致通勤效率降低,進而對社會生產力產生負麵影響。升級安檢措施需要額外的設備、人員與資金投入。這種高昂的成本是否物有所值?公眾對安檢措施的必要性,一直有質疑,地鐵公司從未提供科學依據與透明解釋,僅以“上級要求”搪塞,而這個“上級”到底是誰?從來沒有人出來承擔責任。
事件傳聞中的“專家測試”,無論是否屬實,都反映了中國治理體係中強烈的責任追究文化。中國許多城市治理政策,在執行中更注重形式與表象,而忽略實際效果。地鐵安檢的過度形式化,正是這種治理邏輯的產物。地鐵安檢的存在,並非完全出於安全考量,而是一種風險規避機製。即便安全事件的概率極低,地方政府依然希望通過嚴查來展示“負責任”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