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對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NVIDIA)開展反壟斷調查,理由是該公司涉嫌違反《反壟斷法》和相關監管決定。有人猜測,這是否是因為英偉達“不聽話”,還是中國試圖通過監管措施維護產業利益?
英偉達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和顯卡製造商,尤其在GPU(圖形處理器)領域占據主導地位。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其高性能芯片如A100和H100成為深度學習、數據中心以及大型模型訓練的關鍵。然而,英偉達在芯片領域的市場份額過大,已引發多國反壟斷部門的關注。
在中國市場,英偉達產品占據主導地位,但中美技術競爭的加劇,使其業務環境複雜化。自美國實施對華芯片出口限製以來,英偉達專門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降級版”芯片(如A800和H800),以規避出口限製。這些產品在關鍵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中國的《反壟斷法》旨在維護市場公平競爭,防止壟斷行為損害消費者權益。此次調查的重點,涉及壟斷地位的濫用,包括不公平定價、限製交易等行為。另外是收購案的附加條件執行情況,英偉達在2020年收購以色列網絡芯片企業邁絡思(Mellanox)時,曾獲中國市場監管總局有條件批準。調查涉及英偉達是否違反了當時的附加限製條件。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英偉達在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領域的壟斷地位,可能導致競爭扭曲。例如,其產品的高定價策略可能給中國企業帶來較大成本壓力,而其市場主導地位可能阻礙本土企業的崛起。通過反壟斷調查,中國聲稱此舉是為了規範其市場行為,降低市場集中度,為國內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更重要的是,近年來,中美在芯片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美國對華出口限製,旨在遏製中國高端技術的發展,而英偉達在這一背景下的市場行為備受關注。此次調查是中國向國際芯片巨頭釋放信號:即使美國嚴加限製,中國市場依然需要得到尊重。中國在半導體領域高度依賴進口,尤其在高端GPU領域,英偉達幾乎是唯一選擇。這種依賴性使中國麵臨供應鏈脆弱性問題。通過對英偉達進行反壟斷調查,中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製外資的主導地位,同時為國內芯片企業爭取發展空間。
外界有聲音將此調查解讀為對英偉達“不聽話”的懲罰。 英偉達在中美博弈中處於特殊位置,在執行美國政府的出口限製政策時,推出降級版的“低級”芯片滿足中國市場,但設置了諸多條款和限製,這種行為被中國政府視作為“不聽話”,當成是“故意刁難”。從表麵上看,處理的對象是英偉達一家企業,實際上是“殺雞儆猴”,警告其它國際公司,不可將美國的禁令“雞毛當令箭”,損害中國的利益。
反壟斷調查必然導致英偉達產品在中國市場受限,會對依賴其GPU的中國企業(如AI公司、數據中心)帶來負麵影響。但是,另一方麵,反壟斷調查為中科曙光、寒武紀等中國本土芯片企業,提供發展機遇,促進技術替代和產業升級。反壟斷調查會迫使英偉達調整其在華業務策略,同時引發國際社會對中國反壟斷執法的關注,特別是在當前中美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這次調查提醒全球科技巨頭,想要進入中國市場,必須“俯首帖耳”,否則會麵臨剪不斷理還亂的“調查”困境。
脫鉤後雙贏嘛,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