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東局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敘利亞成為中國地緣政治戰略的重要節點。然而,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結束,令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努力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陷入“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尷尬境地。
敘利亞內戰始於2011年,其爆發不僅源於國內經濟困頓和社會矛盾,也受到“阿拉伯之春”浪潮的推動。這場戰爭逐漸演變為多方勢力參與的複雜衝突,其中包括敘利亞政府、反對派、極端組織如“伊斯蘭國”(IS),以及美國、俄羅斯、伊朗、土耳其等外部力量。敘利亞成了國際政治博弈的縮影。
麵對敘利亞局勢,中國自始至終堅持主權原則,反對外部軍事幹預。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多次表決中行使否決權,阻止通過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幹涉的決議。當然,中國通過否決幹預敘利亞的提案,展現了其“尊重主權”的外交理念,增強了在中東地區的聲望。這種“不幹涉內政”的立場,迎合了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偏好,為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贏得了一定支持。不過,中國的真實目標,並不完全是維護敘利亞的主權完整,而在於避免類似幹預行為,哪一天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近年來,中國與敘利亞關係密切,比如派專機接送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訪華,與敘利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有傳言中國向敘利亞提供多達100億美元巨額經濟援助。不過,中國的經濟投入,主要集中在戰後重建的意向合作上,具體的資金支持和項目落地較為有限,中國計劃參與敘利亞的基礎設施修複與能源開發,這些項目大多停留在意向階段,推進緩慢。
實際上,中國並沒有“血本無歸”。除了中國人受益於空喊口號不幹實事的優良傳統之外,還得益於西方社會對敘利亞長期製裁的政策,幫助了中國經濟上的“止血”。這些製裁,極大限製了敘利亞與中國之間的金融交易與項目實施,中國的很多經濟活動,想做而不能做,麵臨重重限製。
中國在敘利亞的影響力,相較於俄羅斯和伊朗,顯得微不足道。敘利亞戰後政治重建的主要協調者是俄羅斯,伊朗和土耳其也在阿斯塔納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中國的參與,更多的是道義上的支持,也就是搖旗呐喊而已。中國與敘利亞間的戰略合作協議,更多是象征意義,中國並未真正成為敘利亞問題的核心玩家。簽署這種協議,隻是為了讓兩個被國際孤立的國家,相互顯得不那麽孤家寡人。
敘利亞問題,更多是中國展現外交立場的“試驗田”,而非全麵介入的“戰場”。敘利亞局勢因多方博弈而複雜化,中國試圖通過有限的投入,換取地緣政治紅利,結果是事與願違,不但沒有達成目標,還使自己丟盡顏麵,“打落牙齒往肚裏吞”。這次得不償失的外交嚐試,暴露出中國在複雜地緣政治環境的諸多不足,包括對風險的低估、政策目標的不清晰,以及執行力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