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君子爭而小人鬥

(2023-11-18 12:50:53) 下一個

       非常喜歡孔子這種理念:“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說君子沒有什麽可與別人爭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賽時,相互作揖謙讓後上場。射完後,登堂喝酒。這是一種君子之爭。“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這是一種崇高的境界,非真君子而不可達也。所謂君子,天下為公,所以,從根本意義上來說,沒有什麽可“爭”之事,即便有爭,也是為公而爭;為公而爭,出自公心,必心懷坦蕩,不雜私念。而為己而爭者,小人也;既為己,必心地黑暗,行止齷齪,不擇手段,諸惡敢作。故小人之爭不為“爭”,小人有爭必然是“鬥”;爭之與鬥,一公一私,一明一暗,一正一邪,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誠然,社會的發展和個人的提升都離不開競爭,但競爭必須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之上,遵從規則,恪守底線;其目的是公有所獲,己有所進,此為“君子之爭”。相反,貪圖名利,循私舞弊,逞一己之私欲,喪失良知,不擇手段,邈視律法;對社會造成損失,為個人博得私利,此“小人之爭”也。

        要說這人世間的爭與鬥,最殘酷慘烈者莫過於戰爭,一部人類文明史,戰爭一直伴隨人類社會的前進的腳步。我們知道,戰爭的本質是國家間政治鬥爭,是國家間政治鬥爭的延續;這種本質屬性就決定了戰爭是殘酷而血腥的。

         然而,就是你死我活的戰爭,其殺戮方式也有著君子與小人的不同。諸如兵不厭詐、欲擒故縱、笑裏藏刀、趁火打劫等等,無一不是小人的伎倆。然而,說起來難以置信,上古之時,劍拔弩張的血腥殺戮中竟然也充滿了君子之風。

        春秋時期的兩國交戰,先敵而後兵是作戰的基本原則,再怎麽樣的國限家仇,絕不偷襲,更不可趁人之危;開戰前必下戰書,約定地點和時間;戰書由使者送至敵國,敵國必須酒宴款待。戰書措辭極其委婉,比如晉楚“城濮之戰”,楚將子玉使下戰書給晉文公:“請與君之士戲,君馮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什麽意思?“我請求和君王的鬥士作一次角力遊戲,您可以靠在車橫板上觀看,我子玉也可以借您的光看一看。”這那裏是約架,分明是相約看熱鬧。

兩軍對陣,開始打仗,但不是上來就幹,而是要等待雙方排好陣布好兵,主帥陣前拱手唱個大諾,才動刀動槍的。春秋戰國時代的交戰,大多是車戰,一般來說,很少有那種什麽以少勝多的做法,雙方戰車配備旗鼓相當,戰車數量均等才能開戰。就是動手打起來了,也有規矩的;比如戰場上“不重傷,不禽二毛”,即不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也不俘虜頭發斑白的老人。“不逐北”,對方打不過你,轉身逃了,你不能追;即使要追也可以,以五十步為限,過了五十步就必須停下來。晉楚“邲之戰”中,晉國敗,開始逃跑,但在逃亡中,晉國有一輛戰車陷在坑裏走不動了;追擊的楚國人便停下車,等對方修好再追。可這晉國人根本修不好車,於是這個楚國人跳下戰車,跑過去幫晉國人修好戰車。然後,晉兵繼續逃,楚人上車繼續追。可沒逃兩步,晉國戰車又壞了,楚國人又下車幫晉國人修好馬車,又教晉國人拔掉兜風的大旗,扔掉多餘的重物,這才順利逃走。這類看起來幾近喜劇的戰事,在當時乃是經常發生的,史書上記載清清楚楚。

        這就是古人推崇的“君子之爭”,也是我們古代的戰爭倫理。盡管戰爭是與野蠻和罪惡相連的,但有了建立在職業倫理之上的戰爭倫理的規範和約束,如果參戰者都能遵守其作為“戰士”的職業道德,就會減少戰爭帶來的人身與財產的損失。輸和贏全憑實力,不搞陰謀詭計;贏也贏得光明正大,輸也輸得口服心服。

       所以,古代戰爭,不辱降卒,更不能殺降,這是鐵律;白起坑降卒二十萬,永遠遭到世人的唾棄。由此引申,古代政權更迭,隻奪其位,不辱其人,更不可隨意殺戮。當然,許多奪得天下者根本做不到,但理想的規則永遠都在。

       於是,我們想起了近代歐州的決鬥,這種起源於中世紀末的意大利的“榮譽決鬥”,他們堅信雙方手持同樣的武器進行決鬥是最公平解決爭端的手段。據說,決鬥最為流行的19世紀巴黎,幾乎每天報紙上都會刊登決鬥的各種消息,歐洲每年因為決鬥而死傷的人成千上萬。應該說,這是中世紀騎士精神的一種延續與發揚,也是紳士精神的一種體現;這種“公開、公平、公正”的決鬥,完全是一種“君子之爭”。

        在我的故鄉,村民之間也常有相爭,但也一樣,君子是爭,小人是鬥。爭講道理,守規矩,可以互懟,但不能互毆,誰先動手,誰就虧理,有理也占了下風。即使要開打,絕對不可偷襲,不可持器械。尤其是男不與女鬥,不傷老人,不涉幼嬰;也就是說,不能對婦女、老人和小孩動粗。這一切,無不具有古代君子之遺風。當然也有不守這些規矩的,那就是小人之鬥了,不僅會遭村民唾棄,而且鬥至極端時,容易觸犯刑法。

         任何社會都有競爭,但願多一些君子之爭,少一些小人之鬥;於是,則人類之大幸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dhyang_wxc 回複 悄悄話 嗬嗬,所見略同。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209/202301/16939.html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文明爭鬥,幾近世界大同理想。
登錄後才可評論.